本周四(3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将公布利率决议。此前,多方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周期正在从复苏走向过热,市场普遍预计FOMC将在本次会议上宣布加息25个基点,2017年全年美国加息3次,并认为美国加息在短期内将引发中国市场利率水涨船高,长期则将考验中国货币政策的管理水平。
一雪认为,在美国加息预期的影响下,ICE美元指数很可能会在2017年年中逼近或突破110关口。虽然美联储加息会对中国构成一定的利率上行、资本外流压力,但以中国宏观经济的情况和2月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态度看,这种影响不会很大。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美国投资机构也调高了中国2017年GDP增速。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上调MLF、OMO、SLF等公开市场利率,事实上,中国已经进入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加息周期。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7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呈现“紧货币、宽信用”的特点。紧货币就是加息,而在信用端,政策将体现温和的态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比2016年13[%]的目标下调,不过,2016年M2仅增长11.3[%]。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时指出,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变化建议关注美元指数,美元的波动确实会在短期内影响人民币汇率。但从中长期看,判断人民币汇率一方面要看经济健康不健康,另一方面要看金融稳定不稳定。
周小川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趋稳,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有了很大的调整,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他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结构调整不断产生效果,这些积极因素将是主要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美联储加息背景
2016年8月以来,美国出口形势持续好转,*业投资和生产进入扩张区间,特朗普上台后产能扩张加速。美国房地产投资进入上行期,尤其是住宅类地产投资。2月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再次超预期。
受特朗普1万亿美元基建支出计划的催化,市场认为美国经济过热可能提前到来。因此,美联储加息既是对美国经济由复苏走向过热的防范,也是对特朗普新政可能推高通胀这一广泛预期做提前调控。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白银、黄金及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和已经套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笔者建议你停下脚步,转换思路、调整策略后再武装上阵。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
本文由财经北斗(威信cjbd6688 )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 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