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企业哈理民事册,从而使商标申请人的正当权益避质审查前初步审核已经持续两年时间的“达娃”法律战俨然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迄今为止,娃哈哈在全球诉讼中越战越勇,一路凯歌高奏,以34:0的绝对优势领先达能。 人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娃哈哈时才蓦然发现,这家中国饮料行业第一的民族企业,在漫长的诉讼中已经悄然成长、成熟、壮大。
这场横跨数个国家、被誉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国际商战将娃哈哈锻造成一个国际型的企业。位居世界500强的达能采取的是“一案多诉”战术,其与娃哈哈的纠纷只有一个,但为了制造气氛、对娃哈哈进行打压,它除了根据合同约定在斯德哥尔摩提起仲裁之外,还在中国国内、美国、英属维尔京#岛、法国、意大利对娃哈哈甚至是无关对象提起诉讼。国际诉讼的消耗是惊人的,娃哈哈在其中被迫投入许多花费和精力。然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付出不是没有价值。借助一轮轮的跨国官司,娃哈哈对国际诉讼从不了解到得心应手,从被动到主动,不仅为自己,也为中国其它民族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业审判和仲裁经验,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起到了优秀的带头作用。34场境内外官司的完胜,足以让中国民族企业在面对外资无端“挑衅”时大胆地亮剑:法庭上见!
尽管达能的初衷是希望用诉讼拖跨娃哈哈,以达到其低价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逐步垄断中国饮料行业的目的,但事实上,娃哈哈的发展之路比之前走得更加顺畅。这场纠纷让娃哈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依靠合资外援发展壮大自己究竟是有隐患的,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因此,在纠纷爆发的这几年,从宗庆后到普通员工,从娃哈哈职工到各地经销商,大家比以前更努力,更团结。实干型企业是以业绩来说话的:2009年第一季度,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利税29亿,同比分别增长了37.22%和95.68%,创下公司22年来最大增幅!在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28亿元的基础上,娃哈哈将2009年的销售目标锁定在了500亿。
对娃哈哈来说,胜利的喜悦不止是最终降临那一瞬间的狂欢,更多是一站又一站渐近目标的等待过程。尽管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的裁决至今尚未做出,但在34:0面前,达能已失去了过多的话语权。娃哈哈正在经历一个喜悦的等待过程。
无论这场纠纷持续多久,终究会有一个明了的结果,相信瑞典仲裁院的落锤会是公正的,对娃哈哈、对达能而言都是如此。现在,达能的处境是骑虎难下,娃哈哈则是胜券在握,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形势折射出企业经营中一条永恒的真理:恪守商业道德、以诚做事,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