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叶倩论金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为什么叫金砖国家?金砖国家也叫金砖五国,分别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这五个国家的英文名首字母合起来刚好是英文单词“BRICS”,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国家”。另外也有寓意这几个国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的含义。
1、 GDP占比,中国一枝独秀,俄罗斯后劲不足。
在1990年,金砖五国GDP总量为18551.6亿美元,五国总量占当时全球GDP总量的8.08%。而当时中国的GDP总量为3945.66亿美元,中国占据BRICS五国比重中的21.27%。到2016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GDP总量达到112029.12亿美元,26年间飙升了28倍还多。占据金砖五国的比重提升到66.77%。而这一年,金砖五国的GDP总量也占了全球的GDP总量的22.29%。俄罗斯在五国中占比萎缩不少。
2、 GDP增速,中国印度比翼齐飞,另外三国曾出现负增长
在GDP增长速度方面,中国和印度始终保持着正常的发展趋势,哪怕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依然有着良好表现。俄罗斯则偶有波动,而巴西由于近两年国内政治动荡,一度导致股市暴跌,巴西雷亚尔(巴西流通货币)兑美元大跌超过7%,不过好在2017年第一季度巴西GDP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19%,在连续8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后首次实现正增长。也由此可见稳定团结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石。
3、 金砖五国的黄金储备总量
既然都叫“金砖”国家了,那怎么能不看看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总量。尤其是中国、印度都是黄金消费大国,而且南非也在金矿资源有着天然的优势。俄罗斯在黄金储备量方面达到1207.7吨,占五国储备总量的40%,比中国还多150多吨。黄金储备作为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备量的多寡关系到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资信程度。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形象地概括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的作用:“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替代它”。最新的数据表明,中俄两国都在不同程度加大黄金储备量。2017年2月,俄罗斯再度出手,增加9.3吨黄金储备,总量达到了1650吨之多。战斗民族如此“敛金”,主要是为了减弱多美元的依赖,防止西方国家对自己展开经济制裁,同时也防止卢布贬值,甚至有专家猜测俄罗斯可以通过联合中国控制黄金的定价权。在黄金产出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年产量335吨,俄罗斯和南非分裂第四和第五,年产量分别是200吨和190吨。而印度由于在20世纪初过度开采,目前政府已经加大金矿开采监管,年产量已经极低,这一方面本身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需要保护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当局试图减弱本国人对黄金的疯狂追逐。
4、 金砖五国外汇储备量
外汇储备(Foreign reserve)又称外汇准备金,外汇指的是外国的货币(现金、存款、支票、本票、汇票等) 与可以兑换成货币的有价证券(公债、国库券、股票、公司债等),不能直接在国内使用。 民众透过银行结汇后可换成本国货币,各国央行收到的外汇就能累积为外汇储备。此外,外汇储备也可支应民众出国旅游或国际贸易时以本国货币换汇成外国货币的需求。 央行会保留一定额度的外汇存底,主要用于紧急时,以稳定和控制汇率。不难看出,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是其他四国之和还多,中国外汇储备巨大,与经济发展快,国际贸易发展迅猛离不开关系,近几年中国在利用外汇储备稳定人民币汇率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外汇储备量也在逐年降低,越来越走向合理的储备安排。
想了解更多金融资讯,请关注“叶倩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