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财经里面,有哪个话题最热门?那一定是关于美联储加息了,因此总有很多关于美联储加息的看法,很多人担心加息会不会是压迫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叶倩论金认为都是:由于宏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多数情况下,叶倩论金对宏观都没什么强烈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相比美联储加息,更怕它现在不加息了。然而神奇的墨菲定律就是这么神奇——怕什么,来什么!美联储年内可能不加息了,知道真相后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美联储将以通胀疲软为由,暂停年内再次加息。
其实,目前加息已不再美联储的首要关注点,美联储的重点正转向缩表,之前预计美联储今年12月还要再加息一次,2018年加息三次,现在改成年底前不会再次加息,2018年加息三次。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说了:鉴于2017年通胀前景恶化,不支持短期内进一步加息行动;他认为现在美联储应该暂停(加息),再一次加息很可能会阻止通胀率升向2[[%]]!事实也是如此,上周五强劲非农即将加快美联储缩表,虽然此次非农好于预期,但是整体表现平平,不愠不火,美联储缩表继续,但是年内加息概率已经低于50[[%]]了。美联储加息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通胀达到2[[%]],而这一次的7月非农并没有达到2[[%]],当然了,今晚22:00公布的LMCI指数大家可以关注下,这对年内加不加息起着很重要的决定。
再来说说为什么叶倩论金认为不加息很不好?从2000年至目前为止,美联储一共加息了18次,降息了37次,从3年前开始,每次议息会议,市场都如临大敌,基本的节奏就是美股跌完港股跌,港股跌完后欧洲股市跌。这说明市场害怕美联储加息,反正A股就这个样子了,那就赶紧加息吧,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不要让A股一个人孤独奋战。同时,市场也害怕缩表,缩表是一个魔咒,因为史上六次缩表五次造成经济衰退,从历史经验来看,缩表追踪纪录非常糟糕:过去几乎每次央行尝试这一进程,衰退都接踵而至。
过去100年以来,美联储曾启动过6次缩表进程,分别在1921-1922年、1928-1930年、1937年、1941年、1948-1950年和2000年。在这6次缩表试验中,5次以衰退告终,资产负债表趋势反映了美联储在长期加息之后的情况,在过去13次紧缩周期中有10次以衰退结尾。不得不佩服美联储,美联储致力于缩表的决心和努力可以说是空前的,而美联储的加息和缩表的行为,基本上印证了美联储对经济比较乐观的态度。那么,如果美联储没有加息,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就发现了:在美联储的眼里,美国经济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可能恶化了。
美联储就像一个“冤大头”,为美国市场上的巨额资金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供应,但这种情况也是不能持续的,因为美联储并不能无限制地透支自己,趴在身上的资本原来再多不尽快甩掉也会让自己崩溃。而这次缩表,由于其规模空前,对于新兴市场尤其是人民币而言,影响自然不言而喻,但是,一旦缩表正式开始,反而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市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化。这是因为缩表的节奏将如部分美联储官员所言——“枯燥而又乏味”,比起实际上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缩表的象征意义将更为重要。
叶倩论金认为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猜想,还是等本周的美联储票委的讲话,以及美国的CPI数据,将会对加息缩表进程有进一步的指引。在这些财经数据出炉之前,美元或延续反弹,黄金市场或有一定程度的回调,叶倩论金祝大家好运!
想了解更多金融资讯,请关注“叶倩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