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发布《沪市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对沪市公司年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沪市公司2016年经营表现可圈可点,蓝筹主板市场的优势地位继续得到巩固,沪市公司生产经营总体呈现5大特征。
其一是蓝筹主板市场的优势地位依旧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沪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4.46万亿元,同比上升4.55[%];共实现净利润约2.18万亿元,同比上升1.29[%],扭转了2015年营收和利润双降的局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稳中有增的良好开局。整体上看,沪市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沪深两市比例分别为74.66[%]和78.99[%],蓝筹主板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贡献仍占主体地位。
二是实体类上市公司业绩整体改善。2016年,扣除金融类企业,沪市实体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1万亿元,同比上升5.72[%];实现净利润0.72万亿元,同比上升12.98[%],实现了收入与盈利的双增长。相较于2015年沪市实体类公司营业收入8.57[%]和净利润21.93[%]的降幅,沪市非金融类企业一改2015年走势疲弱的态势,2016年实体经济回暖态势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传统行业企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业绩得到明显改善。国家“一路一带”战略为不少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如中国建筑营业收入达9598亿元,同比增长9[%],海外业务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净利润接近300亿元,同比增长约15[%]。
三是战略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其中,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持续较快增长,汽车、电子、医药制造、电气机械等新兴制造业增势明显,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1[%];实现净利润1421.85亿元,同比增长17.21[%],业绩保持了高于沪市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长。
四是服务消费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近年来,沪市利润贡献公司已经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2016年,沪市包括房地产、金融、文化、信息技术、饮食、零售百货等在内的服务业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7万亿,占总体比例已近八成,贡献极大;不少企业实现快速增长。如零售百货企业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总收入492.32亿元,同比增长16.82[%];实现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105.18[%]。
五是并购重组助推效应得到强化。过去一年,沪市并购重组仍以强劲活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不断深入。2016年,沪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量减质增的总体态势,全年共完成并购重组594家次,交易总金额8500亿,较上一年度分别下降31[%]和18[%]。与往年相比,2016年沪市并购重组回归价值创造本源,与宏观经济改革更为合拍。总体上看,沪市2016年并购重组有三个亮点:其一,聚焦主业做强做精做细产业链,成为沪市并购重组的主基调,150单重大重组中,有接近130家公司涉及横向或纵向产业整合,交易金额近4000亿元,方案数量和交易金额的占比均达到沪市整体重组公司的八成。其二,并购重组方向呈现出回归实体经济的良好态势。其三,在并购重组支持企业产业转型中升级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此外,投资者回报继续保持高位水平,以及公司成本费用减负初见成效,也是2016年沪市公司年报的较大特征。其中,代表蓝筹绩优股的上证50和上证180成份公司依然是分红主力,分别派现4068亿元和5747亿元,占沪市分红总额的59.56[%]和84.15[%]。
σ-σ/微-信:145629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