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体零售是否回归的话题,去年就有一些企业家问到我,最近我又看到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唐天佑,在公众号宣传中也谈到实体回归的事情。那究竟实体零售的“春天”又回来了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资本市场的一组数据。2016年移动互联网行业融资规模为37.83亿美元,下降23[%]; 融资案例618起,下降22[%]。无论是融资案例数量,还是融资案例规模,都比2015年都有所下降。
从资本角度来讲,投资正逐渐趋于理性,不再狂热地追逐互联网项目,也不再对各种互联网平台、各种电商加持资本。互联网已逐渐被大众所内化成为一种工具,而各行巨头们也已经把各自的帝国城墙,浇筑的无坚不摧,群雄逐鹿的厮杀也就很难再现。即使新的独角兽出现,也可能很快投入到巨头的怀抱。这无疑给很多试图进入这些领域的创业者浇了一头冷水。
在2016后半年,我注意到,来《资本之道》峰会的农业、食品、大健康项目更具优势了,并深受投资人喜爱。实体项目逐渐多了起来,而互联网项目增加的趋势就有所放缓了。O2O,物联网这些项目也变得不再新鲜,更多企业家把关注点开始放在实体上,从而产生了更好的商业模式。
资本表现出的克制与理性,这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实体回归的真正本质是:消费升级与全新的购物体验。马云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说,以后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这个词,而要打造“新零售”;这也是马云疯狂布局线下,回归实体的开始。就在前几天,阿里携手百联,正式拉开新零售大幕。小米雷军也把“小米之家”由“服务店”升级为“线下零售店”,并将拓展全国200到300家的规模。红遍淘宝的三只松鼠又准备开设1000家实体店,创始人也表示,线下店铺的反而比线上更赚钱,在实体店,由于能看到实物,消费者反而更具有冲动性,周边产品的*就更好,整个实体店的毛利能达到40[%]以上,这比线上毛利要多8[%]-10[%]。
再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有一家农业项目,叫何大嫂,今年1月,在南京开设了第一家实体零售店,*异常火爆,春节前,何大嫂已在南京开出了5家线下门店。
所以在我看来,实体零售正在回归,并且有望升级,归纳一下有这么几点:
一是线上购物缺乏消费体验。购物过程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本身充满着乐趣,不仅仅是完成买东西的任务。我们和家人一起逛超市,跟朋友去香港购物,这种过程本来就会让人印象深刻。
二是无法一站式购物。我们在商场或者超市购物时,还可以买一杯奶茶、逛累了去吃东西、逛街前看部电影,如果带着孩子还会去游乐场所,这种一站式消费,线上购物是无法满足。
三是难以满足品质消费。这是消费升级的结果,比如奢侈品、文化艺术品,实体店优势将更加明显,如果你买一块几百元的手表可能会尝试网购,但如果购买上万元的手表肯定会考虑实体。
最后一点就是线上服务很难跟实体媲美。完成一项交易时,消费者需要诸多服务,包括售前的导购咨询、试用体验,售中的商品检查、物流服务,售后的维修保养等。
实体零售回归俨然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对于回归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跟电商的竞争,而是取决于能否真正贴近客户,也就是说它能不能更好地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经营方式、*更好的客户体验。试想一下,如果这世界最早出现的是网购,当消费者第一次看到实体零售店铺时,会是何等惊喜!当然,实体店面的租金也需要趋于合理。同时,转型实体的零售电商,一定要把好品质的这道关,品质是零售企业的核心,好品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如在理财时不顺或资金缩水可以联系本人系上海黄金交易所分析师v/信jrps600
所以未来,实体零售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场景式、体验式和一站式的购物,*更好的服务,弥补纯电商的不足,同时又借助于互联网,在品类丰富度、价格透明度、运营高效率上媲美电商乃至超越电商,给到消费者全新的购物体验。因此,实体零售回归,不仅是消费者的期待,也是资本的期待,电商不可能消灭实体零售,未来电商亦将逐步实体化,要么自己开店,要么投资实体,新零售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