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不小的进步,由上世纪50年代,只能仿制生产到现在的自主设计与制造,唯一不足,发动机技术依然不理想。中国对于发动机的研制并非不重视,只不过它并非人员相象的简单,缺少经验与积累则为实际工作中最大问题,不过真正的问题是研发周期太长,研制一款新战机也许只有需要十年,一款发动机则往往要20年以上,这也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麻烦,发动机研发落后于新型号的研制。
太行发动机,从预研算起,研发时间超过27年,可见研发周期之长
如此造成的局面就是,我们被憋住了,表面上看就是卡住了,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取得成果,这一局面已有几十年,如今憋了这么久,我们终于在技术上有了重大的突破,采用新原理: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终于露面了,2015年8月,一则新闻报道中,提及了: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一个全新概念的发动机,它可能成中国下一代发动机技术。
现代喷气发动机为上世纪40年代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的技术已基本挖掘完毕,如果想进一步提升性能,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采用全新工作原理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这方面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获得了一个与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为新原理航发的概念之一,该型发动机把涡轮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融合在一起。
这是原理图
只要了解一下,光看新发动机的性能,就知道中国科研人员的雄心有多大在航发技术领域穿越其他人。按其设计原理,该发动机在高度在10公里以下时,利用涡轮发动机空域进行飞行;将速度提高到1马赫以上,再启动冲压发动机开始亚燃工作模式,利用燃烧室入口经过涡轮发动机压缩亚音速气流进行推进,可以加速到6马赫,这只是初期目标,折算下来,应为时速6120千米;再启动超燃模式,可能突破10马赫,到达16马赫左右,最终目标:20马赫,相当于终极时速24480千米,实现如此高的速度,全靠这一台发动机。
上世纪50年代即提出,这一发动机理念就提出了,美制SR71黑鸟侦察机研制的J58发动机即部分采用了这一原理,目前各国对该技术相当感兴趣,制定了多个研发计划,不过其技术难度大,各大国基本上都处于概念研究阶级,从国内这篇报道中,谈及是通过“通过评审”,说明已有相当大的进展,已经不是原理研究了,进入到测试阶段了,这在国际已属于领先的。
J58发动机,仅应用部分原理
随后,不久又从有报道称:中国自主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成功达到6马赫速度消息,那么所涉型号可能为DF-ZF高超音速*。长期以来,关于DF-ZF的信息有限,仅知道它属于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研发项目之一,为一种自主飞行高超音速飞行器,其他细节不是很清楚。
再结合“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的报道,DF-ZF最大的可能是对它进行验证的,因为也只有这款发动机符合相关的报道。这是一个可喜的消息,证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研发水平,与其它国家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更重要的是,它也进一步的性能提升打下了基础。现在的测试速度都在6马赫左右,证明已实现亚燃工作模式,接下来可以试验使用超燃模式,让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速度更快。
传说中的DF-ZF*
如今各国对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重点已非突破5马赫的入门限制,而是追求10马赫以上的速度,那才真正具备实战意义。不仅打击目标的所需时间越短,真正一小时打击全球,突防能力也越强,仅仅是6马赫左右,现在的反导系统依然具备拦截的能力,只有达到10马赫以上,也会难以拦截如果能够达到20马赫,那就已经足以超越任何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
如果能实现20马赫速,那么就可以直接把飞行器从地面推进到太空了,这可是一个全世界都想达成的目标,现在,中、美、俄都在积极研究,中国科学家们更全力以赴,一旦研制出来,无论将其应用到那个领域,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