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部队被指弃营逃跑 国防部回应揭开隐情
核心:中国维和部队被指弃营逃跑,中国国防部对此进行严厉回应。而事实上,该事件并非像报告中描述的那样,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中国维和部队被指弃营逃跑
美国一非政府组织发布报告指责中国维和部队在朱巴大规模冲突事件中不作为,报告称,联合国维和部队无法在南苏丹冲突中保护平民,报告还多次提到中国维和部队在冲突升级后放弃营地,留下武器弹药。该报告近日被多加外国媒体报道。
中国国防部对此进行严厉回应。而事实上,该事件并非像报告中描述的那样,其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报道,攻击中国维和人员专业性的CIVIC报告是在联合国就维和行动部主管人选举行磋商会议的背景下公布的。有联合国官员透露,中国代表一直想在该部门获得话语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为了拿下这个职位,残酷的政治比赛已进入高潮,最终可能会打破西方大国数十年来包揽联合国各部门领导人的-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局面。所以,不排除攻击中国驻南苏丹维和人员是为了在选举DPKO主管的时候败坏中国名声。
俄罗斯卫星网认为,CIVIC报告并不是单一事件,该报告折射出了西方与中国在南苏丹的利益冲突。南苏丹紧张局势升级的背后有可能是一些西方势力在指使,它们企图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中国维和部队
报道称,今天南苏丹出口的石油中,有80[%]是给中国。这个国家的石油占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约5[%]。中国公司是南苏丹两个大型石油公司大尼罗河石油经营公司和达尔石油经营公司的主要股东。
当苏丹和南苏丹打得火热之时,中国则努力让其形势正常化,正是由于中方的努力,冲突双方才能停止冲突,同意分享石油开采、运输和出口的-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收入。而此举很可能触及西方利益。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高飞在回答南苏丹局势恶化的背后原因时指出,南苏丹冲突升级主要是由国内部族的矛盾引起的。南苏丹目前爆发冲突既有经济原因,但更多的是政治和部族矛盾因素。
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对此回应表示,报告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指责根本不符合事实,纯属恶意炒作。
国防部指出,今年7月,南苏丹国内爆发冲突,根据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司令部的指示,中国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的维和步兵营负责执行联南苏团朱巴总部及其附近1号难民营的安全防卫等任务,全力保证相关联合国维和人员和难民的安全。
国防部发言人
7月10日,武装冲突加剧,中国维和步兵营坚守各个警戒哨位,一辆步战车遭火箭弹袭击,中国维和士兵李磊、杨树朋牺牲,5人受伤。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坚守岗位,迅速组织增援,并在救助受伤官兵的同时继续执行联南苏团赋予的各项任务。
7月11日,南苏丹国内冲突双方动用了武装直升机、坦克、步战车等重武器,在联合国营地附近发生激烈交火。期间,有部分武装分子潜入1号难民营,直接威胁难民安全。为及时驱离持*武装分子,履行保护难民职责,中国维和步兵营迅速派出就近执勤官兵进入难民营搜寻武装分子。由于冲突双方交火时部分流弹落入难民营内,导致部分难民产-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生惊慌,冲破铁丝网进入联合国营区。根据联南苏团指令,联合国警察、尼泊尔防暴队和中国维和步兵营部分兵力一起,尽力控制局势,平抚难民情绪,并妥善安置。
而来自英国、德国和瑞典等国的12名维和警察在没有通知联南苏团的情况下临阵撤离,搭乘撤侨飞机回国,受到联合国方面的严厉指责。
国防部表示,目前,联合国正在对南苏丹冲突期间维和部队表现进行调查,在联合国的调查结果公布以前,任何针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和维和人员莫须有的指责都是不负责任的。
中国维和装甲车为何被击穿?重型防弹衣立功!
中国维和装甲车被击穿,两人牺牲。
据国防部消息,当地时间7月10日18时39分,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在首都朱巴交火,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1辆步兵战车在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总部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造成中国维和人员2人牺牲、2人重伤、3人-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轻伤
事态发生后,有外国媒体和网络传言开始质疑中国军队赴苏丹维和步兵营所使用装甲车防护力不足,有人说中国装甲车的装甲比较薄弱,只能防御机**的穿透,无法防御RPG火箭弹的袭击。
那么,造成中国维和官兵伤亡的原因,真的是国产装甲车防护力低下导致的么?我们从国防部随后公布的细节上分析一下。
中国国防部随后发布了我维和官兵遇袭的一些细节情况。7月10日早晨开始南苏丹政府武装与反政府武装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从联合国特派团营地所在城区东侧向西侧持续交火,双方反复争夺,期间有32发炮弹和大量*落入联合国营区,当地时间下午18时,一发炮弹正好击中中国维和步兵营位于难民营4号哨位的步战车,并在步战车内部爆炸,导致正在执行任务的7名中国士兵受伤。维和步兵营营长王玉安迅速下令对靠近我方的武装人员进行还击,将武装分子驱离。随后对伤员紧急医疗后送,抵达联合国营区二级医院,在紧急救治中两名伤员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其余5名伤员正在紧急救治当中。
装甲车内相当拥挤,如果没有防弹衣,伤亡会更大。
以上内容表明,中国维和步兵营遇袭的车辆并非装甲车,而是步兵战车,导致人员伤亡的,也并非RPG火箭弹,而是一发炮弹击中了中国步兵战车。这很有可能是一枚小型的*,恰好从车顶命中了中国步战车的顶部舱口,并在车内爆炸,-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由于中国维和士兵的个体防护较强,只有一人牺牲,6名士兵受伤。在炮弹直接命中战车并在车内爆炸的情况下,没有产生殉爆,也没有造成全车的乘员死亡,这反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战车和战士装备的重型防弹衣防护性相当好。
有人质疑国产装甲车防护力低下,那我们就来看看被击中的这辆装甲车是何种车辆。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是中国军队首支执行海外维和作战任务的整建制步兵营,2015年4月部署到南苏丹朱巴任务区。该营编制为700人,其中军官121人、士兵579人。包括三个步兵连和得到加强的火炮、通信、医疗等专业力量。
除了步兵轻武器,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装备有两种战车,国产猛士4X4装甲突击车和国产92B型6X6轮式步兵战车。根据国防部消息,遇袭车辆为步兵战车,所以可以判断这是一辆92B型轮式步战车。
该型装甲车是在92式轮式步兵战车的基础上更换武器系统,提高火力的改进型号,使用引进生产的俄罗斯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和红箭-73C作为主要武器。92式与92B式在车体上基本相同,其侧面和顶部均可防御7.62毫米*弹射击。
击中这辆92B步战车的可能是一枚60毫米口径迫击炮,是营级步兵单位使用的轻型支援火力。92B式步兵战车顶部被60迫击炮砸穿,许多人认为这说明了92B步战车防护能力不足甚至是质量问题。事实上,由于弹重远大于7.62毫米*弹,加之高抛弹道会让弹丸拥有更大的势能,因此60*在击中中方步战车时的能量依然非常大,防御7.62毫米*弹的顶甲是不能看扛得住这种能量的,质量再好也不行。需要看到,绝大部分迫击炮都不具备射击坦克装甲车辆这类具有较高机动性目标的能力,此次被击中,确实属于运气不好。
92B型步战车的车体由特种钢板冲压焊接而成,车首上部开有两个防弹玻璃风挡,左右两侧和车尾均采用倾角设计,具有良好的装甲防护能力。距车体正面100米的距离上可防御12.7毫米机*弹,侧面200米的距离上能防7.62毫米穿甲*,后甲板和顶甲板能防7.62毫米普通*弹和炮弹弹片,另外该车还具有一定的防地雷能力。
从防弹指标上看,92B轮式步战车的防护能力比较令人放心。有人会问,步兵战车为何只能防御机**,不能防御炮弹呢。这是因为全世界重-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量15吨左右的轮式步战车和装甲车,其防护力的设计指标都只能防御重机**。只有更为重型的履带式步兵战车,才有正面防御20毫米以上机关炮炮弹的要求。
中国维和步兵营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用于自卫的轻武器、装甲运兵车和防弹衣、头盔等防护装备。使用装甲运兵车可以更好保护执行任务的维和官兵,既可作为防御力量,又可有效完成联合国赋予的维和任务,而且机动能力比较强。维和部队不需要直接面对重装敌人,所以不需要重型武器。如果动用坦克和重型履带式步战车进行长时间巡逻和维持治安行动,会大量消耗摩托小时,导致成本较高,所以维和部队通常不会配备履带式的坦克和步战车。
尽管中国的92B轮式步战车只能防御重机**,但可以依靠良好的机动性,以高速来减少被敌方火力命中的概率。轮式装甲车都是以机动性见长,在战场上起到的是“轻骑兵”的作用,所以轮式装甲车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装甲防护,机动性始终是它的最大优势。大部分轮式步战车的装甲都只有十几毫米厚度,都无法防御动破甲能力180毫米/60度的RPG火箭弹的打击。
作为6×6轮式装甲车,92B型步兵战车战斗全重仅约15吨,受限于底盘的吨位限制,92B型不可能拥有与坦克一样的装甲保护,在战场上更多还是依靠-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轮式装甲车机动性强的优势高速运动,降低被击中的概率。而在维和营地进行防御时,92B是维和部队手中防护性能和火力性能最好的平台,被用于充当固定火力点,此时轮式装甲车机动性的优势是不存在的。在这类任务中,履带式车辆和底盘更大的8×8轮式步兵战车会更为适应。其中,8×8轮式装甲车可以承受30-35吨的重量,要远超6×6底盘15-20吨的承载极限,因此能够拥有更多的装甲防护能力。8×8底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机械化部队重型化的必然。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那枚60迫击炮砸穿92B步战车顶甲后在车体内部发生了爆炸,车体内部是封闭空间,无法将爆炸能量释放,如果人员无防护,被击中的步兵战车内乘员很可能会全部牺牲。目前来看,维和部队使用的重型防弹衣有效的保护了大部分乘员,这说明国内生产的重型防弹衣是可靠的。
被击穿的车体内可见消防泡沫覆盖
此外,92B步战车的抑爆系统迅速启动,车体内可见消防泡沫覆盖,说明92B的安全系统较为可靠,可以抑制起火乃至弹药殉爆的发生。92式以及其出口型WZ551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队中服役,并也有参战记录,整体看防护能力还是能适应作战需求的。
不过此次事件也给中国军队以教训。虽然维和认为不需要面对高强度的武装对抗,但由于维和行动需要保护特定目标,往往不会有开阔-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的空间让轮式步战车四处狂奔,而且绝大多数时刻不能主动开火,车辆的防护能力非常重要。未来,维和部队仍然应该配备重型车辆,兼具机动性和较好防护能力的8×8轮式步战车将成为维和的主力。
轮式装甲车防护能力弱的特点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美军的斯崔克轮式装甲车,在一开始赴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时,也经常受到火箭弹打击。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斯崔克部队,首先还是依靠高速机动来保命,规定斯崔克部队在进行巡逻时,一律以60公里/小时以上的时速狂奔,同时做频繁的变速行驶,除非遇到车辆损失,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停车。准确性较差的RPG火箭弹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无法命中目标。
美军装甲车安装了反破甲栅栏
后来,美军又在斯崔克的车体周-油-金-银交-流-指-导-V-信<zqpj031围安装了像是中国居民住宅防盗网一样的反破甲栅栏,得以有效的降低了损失。安装栅栏式的附加装甲能获得更高的战场生存能力,刀片式的栅栏附加装甲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提前引爆破甲弹,破坏RPG战斗部的炸高,可以有效地削弱空心装药的金属射流和破甲威力;二是可以卡住破甲弹,两根栅栏的间距,小于RPG战斗部的口径,这样当火箭弹通过栅栏时,能够卡住或直接扯碎RPG战斗部的前部整流罩,使弹头的压电引信失效,不发生引爆。
由于面对的战场威胁不同,中国军队目前尚未见到有刀片式栅栏装甲的应用,不过这种附加装甲的原理很简单,生产技术也不存什么难事,所以解放军在战时可以根据战场需求迅速加装。
——本文由唐卿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本人常年研究各国之间的财经动态,对世界宏观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目前致力于现货市场研究,对现货,股票等大宗商品深有研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动态,洞悉国内财经行情,把握最新行情利润。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的可以关注微信号(TQ936989025)与本人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