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您正在訪問的是FX168財經網,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信息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法律法規。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帖子

丁盛将军冤案不能翻的玄机:到底因为什么事?

作者/仲卿品金 2016-10-09 22:26 0 来源: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


看完《丁盛将军回忆录》,觉得该书平铺直叙,虽然谈不上全面完善,但起码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穷人的孩子,从士兵到将军的英勇历程,也可以从中摸索出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

该书的封页到也精确地总结了丁盛的一生:“战衡宝,平西康,攻瓦弄,人称大胆将军;离新疆,出广东,谪京沪,民为落难英雄。”

回忆录中关于丁盛在文革之前的历史,无论是叙者、作者和迟泽厚的附文也都没有大的异议。为其鸣不平和深感冤屈的恰恰就是在1977年3月24日以后。

 

我们现在从众多的回忆文革的文章中,给人的影像就是文革如何惨无人道、如何栽赃陷害,但是通过《丁盛回忆录》,我们却得出的结论是文革中,即使是犯错误和犯严重错误的人,只要他愿意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毛主席和当时的共产党都会给予改正的机会和出路。

象邓小平这样的第二号走资派头子,毛泽东的共产党还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给予“复出”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恰恰是文革后,象丁盛这类对革命有着显著贡献的功臣,因为冤假错案而遭到惨无人道的待遇。

在1971年913事件前,毛泽东南巡时在长沙与丁盛、刘兴元的著名谈话,就再次表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个领袖,爱护干部,对在路线斗争中可能犯错误的高级干部给予及早的帮助和批评,不要让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时甚至是非常直接的棒喝,例如“1971年8月,在长沙,毛泽东指着我:‘丁盛、刘兴元,你俩跟黄永胜的关系这么好,来往这么多。黄永胜倒了你们怎么得了?’”(《丁盛回忆录》p219)。

但是丁盛对毛泽东的讲话,当时并没有立即的表态,到底是与党中央、毛主席保持一致呢?还是怀别的想法,其暧昧的态度,难道不让处在异常凶险的政治斗争的另一方产生疑问吗?可是直到丁盛出了这本回忆录,他任然对毛泽东对他的提示和帮助,不仅没有正确的认识,还抱有些许埋怨的心态。

 

在913事件之后,丁盛也被审查,但是当证明与林彪集团没有瓜葛之后,1972年3月,他仍然*中央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广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73年12月,经毛泽东、中共中央批准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并没有因林彪事件而受惩处。直到1977年3月26日,被后来的*权力当局停职审查,“1982年10月29日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同意开出丁盛的党籍”(《丁盛回忆录》p307),开始了他的蒙冤暮途。


丁盛之所以被被勒令退出现役、开除党籍,其最大的罪状是:“参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密谋武装叛乱的活动”。

《丁盛回忆录》在为丁盛鸣冤喊屈时,虽然为自己列举了许多的功劳和被冤屈的事实,但是却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他和该书的作者都漠视或不明白政治的现实。

也可以发现许多当年参加革命的一些“老干部”,他们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和觉悟并不明确和清晰,阶级斗争的警钟并没有让他们惊醒。

 

该书所记述和附录的丁盛叙述的材料,千方百计地试图与“四人帮”划清界限,揭露一些“四人帮”的所谓“罪行”,或者江青到广东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来表明丁盛与“四人帮”不是一路人。结果,只能让读者感到该书的幼稚和对政治的极端不成熟。

另外又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因为*后来成了“落魄王孙”,所以,作者就以*为靶子,将丁盛的被冤屈当成了丁盛与*的个人恩怨,或*的心胸狭隘所制造的“冤假错案”。

但是,丁盛被最后宣布“退出现役和开除党籍”的时间是1982年10月29日。而*早在两年前,都已经是处在“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境地。


通过查看(新华网)*同志生平,可以知道“1980年9月,*同志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至1982年9月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由此可知,对丁盛的处理决定,与*是毫无瓜葛的。

那么,当时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特别是将军权牢牢把持于手,任何人不能染指的“帝王”是谁呢?恐怕除“总设计师”外,不可能作第二人想。

 

直到1999年丁盛还通过黄火青上述给中共高层,希望恢复党籍军籍,但得到的答案是:“案不能翻,生活可以适当改善。”(《丁盛回忆录》p392)这其中的玄机何在呢?

其实丁盛的悲剧就在“错误的时间,到了错误的地方”。丁盛于1973年3月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恰恰又经历了*发动的逮捕“四人帮”的宫廷政变。

*以及后来邓X平在审判“四人帮”所定的罪状之一就是:“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

如果只凭所谓“上海民兵”的几万条*(还是轻武器),而且“上海民兵”又远离北京千里之外,难道就凭“四人帮”几个手无搏鸡之力的书生妇孺,就要与两百万的陆海空三军叫板,搞武装对抗,就要搞“武装叛乱”,那岂不是太匪夷所思,滑天下之大稽吗?

所以,无论如何在“政治需要”的情况下,都要“找出”几个军队的“同党”垫背,才能让真正搞阴谋诡计和反革命政变者“自圆其说”。所以,恰好在南京军区的“军头”丁盛,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四人帮的同伙”。而且,丁盛也就注定“案不能翻”。

如果丁盛的“冤案”能翻,那么当初逮捕“四/人帮”的“起码理由”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推翻了强加在“四/人帮”头上的不实之词,也就让现在窃据高位的王公大臣失去了存在的“法理依据”。所以,丁盛之冤案是万万不能翻的!


资料图:丁盛夫妇

913前毛泽东点拨丁盛

1955年,中南军区一分为二:广州军区由黄永胜任司令员,武汉军区由陈再道任司令员。黄、陈二人在广州和武汉军区分别任职14年、12年。1968年3月,黄永胜上调北京任总参谋长。

 

因黄永胜属意的丁盛(少将军衔)刚从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任上调到广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不久,且资历尚浅,直到1969年7月,黄永胜才免兼,丁盛接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丁盛也是一员勇将,曾在黄永胜任司令员的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中任师长,后任五十四军军长,入朝作战、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作战都率部参加。

名震川藏的“丁指”,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四野扎根的广州,是林彪的根据地,广州军区军政一把手丁盛、刘兴元同黄永胜关系颇深(一个是其爱将,一个是其亲家)。

1971年八九月间毛泽东视察南方时,对林彪集团“五位大将”的检讨、对党内斗争、对“超天才”等多有谈论,还特意当面点拨丁盛:你和黄永胜的关系那么深,黄永胜倒了怎么得了呀。

丁盛、刘兴元二人对毛泽东语带深意的“敲打”既惊且怕。毛泽东打了招呼后,他们在广州军区召开师以上干部大会作了传达。老巢不稳,惊恐的林家父子出逃时未敢南下广州,选择了一条不归的北逃之路。

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在接见来京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成都军区和四川省负责人时,专门表扬了广州军区:广州陷得深,我和他们谈了,他们很主动,回去后马上就开会,把我同他们谈的问题都讲了……

在处理林彪事件过程中,成都、武汉和广州军区被认为是问题较多、陷得较深的三个军区。

中央对成都、武汉两大军区动作较大,但对广州军区“网开一面”。

毛泽东对丁盛、刘兴元还是继续重用。刘兴元调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丁盛不仅继续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还接下刘兴元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职务,成为华南地区大权在握的军队一号人物。

 

1973年12月,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丁盛就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丁盛后被指“倒许”“批邓”甚为积极,“四人帮”被粉碎后,被解除职务。

这期间,广州军区经历了黄永胜、丁盛、许世友三位司令员。

中印反击战中的丁盛将军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与性格,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不久前,老军长丁盛的儿子到锦官城。曾为同军战友的克云大哥1962年当兵,后调入1军。当话题转到父亲时,丁大哥滔滔不绝,谈兴甚浓,与我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68年。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将军访问中国,在京期间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切会见,受到高规格的礼遇,他怀着愉快的心情在肖劲光大将陪同下访问广东。

在广州机场欢迎叶海亚的有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刘兴元,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丁盛将军等。当叶海亚见广州军区只来了个副司令员接他时,脸上顿时布满乌云,在欢迎宴会上,他板着脸,认为被低看了。文艺欢迎会上他“迟到”,不高兴之意溢于言表。晚会后,肖劲光对叶海亚说:“总统先生,您知道这位丁盛将军是哪位吗?他就是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率部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旅的指挥官。”叶海亚脸上马上云开日出。他紧握着丁盛将军的手,似有千言万语。打这以后,叶海亚在广东访问期间,非常愉快,使这次外交活动非常完美。

1962年,中苏关系彻底决裂,双方剑拔弩张,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准备反攻大陆,频繁对大陆进行武装袭扰。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正在经受着重大考验。

印度领导阶层特别是尼赫鲁认为中国内外交困,他们的时机到了,妄图把非法麦克马洪线变为合法,在中印边境进行猖狂的武装挑衅,袭我哨所,杀我军民,占我领土。

每天早上,中国人民打开当天的报纸,上面都充满了中印边境的*炮声,充满了印军蚕食我国领土,杀我军民的消息,中印边境乌云密布,狼烟滚滚。我国外交部一再向印度提出严重抗议,中国政府反复发表声明,但和平举措并没有让尼赫鲁明白点什么。

毛泽东洞若观火。“忍”,先发一个忍字对付中印边境印军猖獗的挑衅,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就一忍再忍,可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人们都感到胸口上压了一块大石头。

 

毛泽东审时度势,终于在一次谈话中表露出来了。大意是:“先祖传下的 960 万平方公里不能在我毛泽东的手里就少了,打是不可避免喽,打不打得赢呢?打不赢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谈话时,不时穿插着毛泽东爽朗的笑声。

会听话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杀机已起。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忍耐已“ 行到水尽处”了。尼赫鲁必将要让印度付出惨重的代价了和历史的羞辱。

沙场秋点兵:毛泽东最善于斗争,问题看得透,对策拿得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会用人,会用兵。

出手之际,中央军委举荐丁盛将军。毛泽东批准丁盛将军为中印边境东线总指挥,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治委员,全权负责东线对印反击作战的指挥。并再次用丁盛将军名字命名东线指挥部:“丁盛指挥部”,简称“丁指”。

丁盛战斗作风勇猛顽强,睿智冷静,往往是沉思后的爆发。丁盛平津战役率部三分钟杀开民权门,衡宝战役直捣白崇禧部队中心,腰斩钢七军。朝鲜战场金城反击战,痛歼美李匪军。丁盛的名字,是提高指战员高昂士气树立必胜信心的一面旗帜。

尖锐的中印边境形势,丁盛将军凭着直觉,感到毛主席又要用到他了。54军麾下三个师,130师、134师、135师个个都战斗作风优良,求战之心强烈,善打大仗恶仗。但此时丁盛将军预感到军委毛泽东主席可能会用130师。果然,毛主席直接命丁盛率130师出征。毛主席对能打必胜的将军和部队了如指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130师战斗作风优良,是中国革命军事史上,唯一参加过中国革命所有历次战争、战功丰伟、英雄辈出的光荣部队。是解放军系列中精锐的部队,是无价瑰宝。

抗美援朝期间44军130师、45军两军合并。当时身为45军军长的丁盛力挺保留45军番号,两支有荣誉的部队番号之争被周恩来总理妙手拈花,各取一朵,两强结合,皆大欢喜。“54军”这个新番号悄然而生。在金城反击战大获全胜,1958年丁盛将军率领54军从朝鲜光荣回国。

全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1959年中央军委毛主席命成立“丁盛指挥部”,丁盛亲率麾下130师、134师,奔赴雪域高原。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英勇战斗,平息了西藏上层宗教人士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平和完整。

54军130师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手中的利剑。点丁盛率130师等部队打击入侵印军,军委,毛主席放心。

千里奔袭,出奇制胜。1962年,粮食是国家头等重要的问题。130师,奉命执行生产任务,分散在四川多个生产点上。

十月中旬,接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号令,全师闻风而动。放下手中的生产工具,拿起战斗武器。130师这支虎狼之师,边集结、边组织、边动员、边开进,利用一切空隙,开展战前练兵。在丁盛军长率领下士气高昂、杀气腾腾向中印边境开进。

 

130师当时是简编师,人员只有满员师的一半稍多,但英雄的130师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决完成祖国人民交给的战斗任务。

印军已在侵占我国领土有利地形上构筑了工事,储备了大量物资。这支曾在二次世界大战对日军作战有着骄人战绩的印军主力部队,此时凶神恶煞地对我军摆出了“1”字眼镜王蛇长蛇阵,整个态势为头对着我方,尾对着印度国内。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更便于补给。

130师,从四川到西藏再翻越喜马拉雅山,部队先当运输队(每个战士负重60至70斤有的战士负重达50公斤),再当战斗队千里奔袭,其困难和艰苦程度是超出想象的。但以四川籍的战士为主要成员的部队不畏艰难困苦。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四川人。四川人个头矮小精瘦,当沉重的担子压在他们肩上时,那高亢、凄厉的号子声催人心肺。他们瘦小身体内到底能焕发出多少能量,谁也说不准。四川人的厉害,日本人、美国人领教过了,这次轮到印度人了。印度人从此会记住一个中国战将的名字——丁盛。记住特别能战斗的部队54军130师。

奔袭途中丁盛将军进入深邃的思考,军委、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后勤保障等等,在丁盛将军头脑中凝炼成必胜的战斗部署和决心:全歼入侵印军!

印军自以为“1”字长蛇阵万无一失,但丁盛用兵凶狠之处,就是善于把部队主力坚决用在敌人的侧后,用在敌人的软肋要害上。切断他们、分割他们、包围他们、歼灭他们,最敢于冲到敌人“*”中打击敌人,直取他们的性命。

军委原定于“丁指”麾下部队11月18日对瓦弄之敌发起进攻。但丁盛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果断决定提前向敌人发起攻击。军委批准了“丁指”的决心。战斗于11月16日凌晨4点40分打响。

整个战役行动是:正面只用少量的部队对“眼镜王蛇蛇头”进行佯攻,牵制、迷惑、消耗;而130师主力则由几个西藏勇猛彪悍的猎人当向导,在董占林师长率领下,向敌人,向这条眼镜王蛇的“蛇腰”、“蛇尾”勇猛穿插,斩杀下去。当日下午14点即结束战斗。十个小时就干脆利落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步兵旅。速战速决,收复国土,取得辉煌胜利。史称瓦弄大捷。

这场以中国为正义方的民族战争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中印边境反击战所表现出来的勇猛顽强,特别能吃苦,英勇善战,军纪严明。

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交口赞誉。世界舆论形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歼灭了印度侵略军,大捷完胜!更有西方舆论调侃,说中国军队消灭和打垮印军如“小刀切黄油”。印军所遭受到的惨重失败,倍受世界舆论嘲笑和讥讽,中国军队狠狠了教训了印度,使印度军队蒙受到一代人的耻辱。

 

有了正确的决心和部署,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还要靠全军将士奋勇杀敌。英雄辈出的部队记住了“活着的黄继光”陈代富。陈代富就是这支部队中集勇敢、坚韧、顽强、不怕牺牲英雄人物的代表。

战斗打响后,陈代富所在部队的进攻路线受到陡峭狭窄山脊上一敌地堡疯狂火力拦阻。陈代富主动请命,决心炸掉敌地堡。在班长掩护下,陈代富手持爆破筒,以几个漂亮的战术动作快速接近了敌地堡。在接敌中,不幸负伤;他不予理会,奋力将*向敌地堡投去,趁着*在地堡顶部爆炸烟雾,跃上地堡。

土木结构的地堡顶部,被*崩开一个缝隙,敌人的机*仍向进攻部队疯狂扫射,又有战友倒下了,陈代富怒火万丈,一个金刚捣坠把爆破筒顺着崩裂的缝隙插进敌地堡。

地堡里的敌人认得这是送他们投胎的家伙,用力想把爆破筒推出去,陈代富已经拉响了*,他毫不犹豫地用胸口顶住爆破筒全力向下压,决心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打开通向胜利的道路。

*丝丝作响,地堡里的敌人吓懵了,战友们被陈代富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震惊了。

目睹这一切的班长随着嘶嘶冒烟的*准确的读秒。1、2、3、4、5……在要爆炸前的恰好,班长大吼一声:“陈代富,跳下来!”就在陈代富离开地堡顶的瞬间,爆破筒爆炸了。

进攻部队的通道打开了,陈代富身上多处负伤。他后来被命名为:活着的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他的同胞兄弟陈代林在战斗中也荣立二等功。被中央军委、国防部命名为战斗英雄的有:陈代富、周天喜、张映安等人。立功的英雄和英雄的连队、英雄的战斗集体不胜枚举。

万紫千红总是春,胜利的军队有着无尽的欢乐。

 

部队回到营房首先接到的是中央军委通令嘉奖。中央慰问团、各级政府、各机关团体、院校、慰问团让部队和英雄们应接不暇,虽然已进入冬季,但喜悦的军营像鲜花盛开的春天。

指战员的笑脸美过万紫千红的鲜花。战友们、功臣们、英雄们见面就是欢笑、握手、拍肩膀,英雄脖子上系满了红领巾。全国人民群情振奋,热情空前高涨。悠扬的西藏歌曲唱响了全中国,冲淡了因自然灾害,反动派反华大合唱在中国人民心中造成的阴影。

接下来发生的是从全国各地翩翩而至的传情飞鸿,许多年轻的姑娘向英雄们表达出炽热的爱,也向英雄陈代富抛出了爱的绣球。一个立功的战友对我说,厚厚的信封不用打开,放在耳边就能听到纯情少女咚咚的心跳。但陈代富早已把心给了另外一个淳朴的姑娘,一段佳话,成为英雄的美谈。

丁盛将军佇立在军帐前,看着印度半岛的落日,大自然在天空尽情地泼洒涂抹,把少女般的喜马拉雅山洁白的群峰,淡淡的抹上了一层红晕。落日余晖下,我军收复的喜马拉雅山的南麓闪耀着翡翠般的光芒……

啊,江山如此多娇!

十个小时的血与火的激战,以我军全歼印军主力第十一旅取得全胜而告终。

一场抵御外族侵略、捍卫国土完整、保卫民族尊严的战斗结束了。

喜马拉雅山又回到了久违的沉静,这一静就是几十年。

欢庆胜利的时刻,丁盛将军在静静的思考。

他深深的为一位勇敢的排长负重伤临终前的一段话所感动:“这一仗打得好啊!“ 你们”很勇敢,“ 我”也很勇敢,“ 你们”很光荣,“ 我”也很光荣。”这位勇士战意犹酣。他深知自己已经不能和战友们共同杀敌保国了,他壮志未酬。他的家是什么样的呢?他的父母都好吗?他有妻子和儿女吗?这位勇士都没有说。他和180位烈士长眠在喜马拉雅山麓察隅县的烈士陵园里。

丁盛为毛主席、中央军委对54军的信任而自豪,为130师这支能打硬仗、恶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部队而骄傲!丁盛将军率部全歼印军第四军主力十一旅,在他诸多的战斗功勋中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丁盛在沉思喃喃自语:现在每年清明节有人为这些烈士们扫墓吗?家乡政府对烈士的家属们照顾得好吗?130师的战友们不要忘记他们啊!有人去扫墓时,千万要代我丁盛为烈士们敬上一杯薄酒,老军长一直都惦念着他们啊。请告诉你们的子孙后代,告诉你们的朋友,告诉周围的人们永远记住这些英雄。永远记住130师这支光荣的部队。

印度半岛的夕阳已完全沉没下去了。

丁盛将军跟那位勇士一样,没有想到过自己吗?不!他想到了自己:“只要有我丁盛在,印军就休想侵犯我们的国家,只要有我丁盛在,敌人就休想在中华民族面前张牙舞爪”。这是丁盛将军站在被收复的祖国神圣领土上对中华民族立下的誓言。

伟大的喜马拉雅为祖国的忠诚卫士丁盛将军见证这庄严的时刻!

130 师的丰功伟绩光照军史!

在中印边境反击战壮烈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标签阅读: 技术分析 市场热点 市场分析 环球财经 人民币

分享到:
举报财经168客户端下载

全部回复

0/140

投稿 您想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更多人气分析师

  • 张亦巧

    人气2208文章4145粉丝45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张迎妤

    人气1904文章3305粉丝34

    个人专注于行情技术分析,消息面解读剖析,给予您第一时间方向...

  • 指导老师

    人气1864文章4423粉丝52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李冉晴

    人气2320文章3821粉丝34

    李冉晴,专业现贷实盘分析师。

  • 梁孟梵

    人气2184文章3177粉丝39

    qq:2294906466 了解群指导添加微信mfmacd

  • 王启蒙现货黄金

    人气320文章3491粉丝8

    本人做分析师以来,并专注于贵金属投资市场,尤其是在现货黄金...

  • 金泰铬J

    人气2328文章3925粉丝51

    投资问答解咨询金泰铬V/信tgtg67即可获取每日的实时资讯、行情...

  • 金算盘

    人气2696文章7761粉丝125

    高级分析师,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证券市场多年,专注...

  • 金帝财神

    人气4760文章8329粉丝119

    本文由资深分析师金帝财神微信:934295330,指导黄金,白银,...

FX168财经

FX168财经学院

FX168财经

FX168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