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签30年天然气协议 每年对华输380亿立方米 ,2018年开始,但我觉得和俄罗斯做生意,前景堪忧的。中国作为一个资源饥渴的高速发展经济体,邻国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大国,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可惜这个邻居是俄罗斯,说黑熊是我们战略盟友友好邻邦的,翻阅中俄历史的人都不会这么觉得了。
这个合同已经断断续续谈了10年有余了,俄罗斯觉得丰富的油气储备是宝贵的国际政治筹码,卖气给欧洲已经很赚钱了,东部西伯利亚的地下储备放个20年50年一样值钱,何必着急挖出来卖给区域竞争对手中国。近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开始滑坡,开采成本飙升,加上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低效腐败,国家能源出口需要新的客户。须知这一纸合同中核心的输气管线现在只存在在纸面,北国冰封苏武牧羊的地方,开采和建设成本难度不难想象,项目大规模延期和开采超支导致的价格转嫁不难想像,这还是以俄罗斯愿意负责努力推进项目为前提的。
如果你是地球上国土面积最大最地广人稀的国家的统治者,国家经济主要支柱是向世界出口自然资源,而且过去10年经济状况不是那么给力,你能干的最蠢的事是什么?为了一块桌布大的国土和冷战思维的可怜自尊,去惹怒一个大陆的最大能源客户以及军事实力比自己强的欧洲坚定盟友美国。西方国家站一排开始勒紧绳子制裁,朝鲜伊朗这种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同道不是太指的上,只能求助于天朝上国的弃权票。中国缺什么来着?武器不太舍得卖,那就开张西伯利亚冻土下的期权欠条吧。
如果我们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长期合同保证的稳定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当然很棒。但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出了名的不省油的灯,合同之类一张纸而已,黑熊又不是善良淳朴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如果政治上看不对眼了,对不起虽然冬天如此寒冷需要供暖,我们得停气检修管道。
国家能源安全是个巨大复杂的伪命题,半真半假,构建在“如果谁和谁打起来了会怎样怎样”思维下。分散进口来源以分散政治风险是常见做法,日本/欧洲虽然仍在探索但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本土页岩气,LNG(澳大利亚/卡塔尔/美加/非洲/东南亚),俄罗斯管线,中亚管线,选项就这么多,任何选择都有利有弊。
如果有一天北京供暖不烧煤而烧气,我希望管道阀门不握在俄罗斯手里。如果真是西伯利亚特供,我会在中国和美国关系贴近的时节,默默地买几仓库电暖器。笔者网络名片腾辉霸金,是个理财分析师,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对现货原油、天然气、金银铜等產品、股市、外汇、期貨有興趣的投資者,必是有緣人。本人叱咤金融投资市场,长期指导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投资,实现财富最大利用。投资市场正如一叶茶香,书一气一势。心无岬角,内心笃定,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纵观国际形势热潮,论中国经济展望。了解时事新闻、网罗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剖析世界金融、分享投资技巧、给与最新的行情分析、助你在当代捕捉站在金融前沿。如果你还在期货、现货、原油、天然气、白银等贵金属投资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投资者朋友盈利不佳都可以直接咨询本人,欢迎探讨交流。腾辉霸金(Thbj000)企鹅:9-1-2-1-3-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