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兴旺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或掌握,在古老的东方除了中国还有印度逐渐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也是因为近年来其自身越来越高涨的石油需求。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来,印度本国的石油需求就一直呈现稳步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5[[%]]。截止2016年上半年,整个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量为9590万桶/天,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经超过400万桶/天,占比4。18[[%]],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何印度这个在外人看来貌似“弱鸡”的国家,会有如此旺盛的需求呢?简单来说,可以将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1、印度本国正在加速建设铁路项目;2、制造业的兴起;3、印度人均收入上升,进一步刺激了石油消费需求。
而在当前国际石油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印度石油消费市场的异军突起,可以说是给国际石油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石油价格不断下跌等疑难杂症很有可能将会随着印度的降临,而得到完美解决。在各大石油生产巨头看来,印度这一新兴市场的崛起,将会直接刺激和解决2016年国际石油市场的短期需求。当前印度人均收入1300美元,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中国2002年的水平,而中国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加速了石油需求,刺激了国家经济力度的上升。如无意外,印度将会重蹈中国“覆辙”,开始向石油需求大国的方向迈进。
而面对邻居印度的高度石油需求,一直在不断进口,进行石油战略储备的中国,是否会借机消化掉一部分“内存”,与印度签署相关贸易协议呢?
虽说中国一直以来都在不断买油来“武装”自己以备不时之需,但按照国际上关于战略石油储备的标准定义:“公共和企业储备必须能够足够支撑经济90天,以备不时之需”。然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还任重而道远,我国直到2004年才开始正式启动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石油储量还是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截止2016年,我国的石油储备量,仅能满足约30天的需求。换言之,若是爆发如大规模战争冲突等事件,外部石油供应一旦中断,国内石油储备仅能自给自足一个月,这对于我泱泱大国来说,完全是难以接受的。而对比大洋彼岸的霸主美国,其在2014年时,整个国家的石油储备就已经能够支撑106天,外加企业额外储备的141天,整整有将近250天的储备量,是我国的8倍有余。
印度当前日益高涨的石油需求,能够给石油市场注入一股新力量,进一步拉升和带动国际石油的平稳恢复。虽与印度比邻而居,但由于战略石油储备任务艰巨,所以中国不会考虑与印度做石油买卖,甚至还将与其在国际市场上产生激烈竞争。
笔者对于国际形势以及各国经济等财经领域保持着密切的敏感度。为研究原油(沥青)及铜、白银等贵金属更加深入。如果你投资不顺或者资金缩水,不妨关注笔者。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给予得是我多年的研究经验,帮助大家,交流微信:blsj78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