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1%至1.25%的水平——
面对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中国市场反应平稳,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87个基点,大宗商品市场波澜不惊。
美联储“缩表”执行在即,年内或还有一次加息,这对于中国经济和宏观政策的影响不可小觑。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密切关注美联储动作之时,中国将如何审慎应对?
现在很多人对美联储加息十分警觉,事实上,缩表的影响远比加息大,前者是抽走市场流动性,而后者只是提高流动性使用成本。之前是不缩表只加息,市场在流动性暂时充裕的背景下还能艰难运行,但是一旦缩表又加息双管齐下,那么其杀伤力就大得多。
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一经确认后,标普下跌后反弹,道指更创下历史新高,盘中达到21391.97点,收盘为21374.56点,涨幅达到0.22[[%]]。相比道指的历史新高,全球其他地区的股市几乎可以一片狼藉来形容。在亚洲市场,除了中国、新西兰飘红外,其他市场普遍下跌。欧州地区情况也差不多,在亚洲交易时间内,多数股指呈下跌态势。
不过让人费解的是,A股不仅走出了独立行情,而且也实现了风格转换,创业板涨幅居前,创业板涨幅居前,涨逾1.57[[%]]。此外,银行、保险等大盘蓝筹股却跌幅最大。同时,6月15日,中间价报6.7852,上调87个基点至去年11月来新高。但是进入夜盘阶段,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明呈现显回落。
一方面,美元升息会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比如增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流风险等。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经济和中国央行已今非昔比,中国掌控本国经济的能力不断上升。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已越来越老练,而且近一段时间来,中国已经能够使用更多的工具。
在美元加息频率变快的预期下,如何防止人民币被“割韭菜”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结构调整不断产生效果,这些积极因素将是主要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前期扭曲已基本释放,波动压力大大减弱。而内外需的复苏,则让国内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改善。要通过政策及时调整释放信息,理性引导投资者预期,避免产生非理性抛售,市场波动就不会那么大。
人民币汇率要保持稳定,一是要提前预判,主动调整,事先提前消化一部分影响;二是要保持外汇储备“*”的充足,现在2月份外汇储备重新回到3万亿美元;三是进一步规范国际收支,提高对外投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实体经济,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给外界稳定的预期,这样外界想薅人民币的“羊毛”也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面对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中国央行也可以由原来的金融去杠杆,再恢复到货币宽松的政策中来。这就意味着,各种监管措施又将放松,资金利率开始下滑,为货币宽松继续吹大国内资产泡沫提供支持。但这么做不仅会将国内资产泡沫继续膨胀,又会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泡影。显然,决策层目前不太会再重新考虑货币政策的转变了。
笔者认为(金银油恒指)操作需要抓准时机,仓位把控很重要,更多操作技巧,本人自身实战经验,技术干货可交流。以上出自分析师 :高盛财经,更多交流咨询添加:gscj0110
作者简介:一个有态度的分析师,策略家,财经时评人。
笔者高盛财经(公众号)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一对一指导及中线指导稳健盈利。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