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针对中国入世的一项条款即将到期,这可能会导致那些以中国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制成的欧洲商品价格上涨。
12月11日该条款到期,欧盟要么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在反倾销案件中使用中国数据来计算关税;要么起草新规,从而消除欧盟过去在对待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体上的差异。中国在WTO条款期满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不大。欧盟南部国家和工业行业施加了太大压力,要求维持保护措施甚至上调关税。
中国对外投资近2万亿瑞典克朗,其中约3500亿克朗落在欧盟。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境外投资国,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最近因为一些大的并购更是引起关注,如中国公司收购意大利倍耐力轮胎、希腊港口Piraeus、先正达公司等。中国在欧盟的并购行业也在扩大,从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到德国机器人生产企业KUKA、英国数据公司GlobalSwitch、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lon、德国垃圾发电企业EEWEnergy、英国旅游网站Skyscanner和法国时装公司SMCP集团等。
截至目前,毫无疑问,中国投资对欧盟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弥补了欧盟的资金缺口,并且双方的合作也比较愉悦。典型的案例包括对沃尔沃轿车的并购,中国投资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尤其是在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
但是在中国应得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欧盟依旧很纠结。
美国和日本也紧随其后,在世界贸易组织(WTO)21日举行的争端解决机构(DSB)会议上表示对欧盟的支持,以及其“需持续在同中国相关的反倾销过程中使用非市场经济的方法论(进行计算)”的意见。
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令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希望加强与华合作,另一方面,受困于欧盟内部各种代表落后产能的游说团体利益诉求,欧盟仍然无法做出快速决断。
在中国要求WTO成立专家组,就欧盟、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替代国”做法作出裁决,且要求遭到欧盟反对的情况下,中方商务部近期表示,将要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会议再次考虑中方请求,届时专家组将自动设立。中方有信心世贸组织会作出公正裁决,也敦促欧方切实履行世贸义务,改变针对中国的歧视性反倾销“替代国”做法。
纠结的欧盟举棋不定。为预防美国特朗普政府在贸易上的保守立场,欧盟正在为与美国发生贸易战争的可能性做准备,并考虑同中国加强贸易往来的可能性。
然而欧盟也必须倾听其区内包括钢铁业在内的利益群体诉求。如果中国得到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对华的反倾销税有可能降低17[[%]]~28[[%]],这将直接影响到欧盟的生产和就业。
不过可以清晰看出,所谓中欧之间的反倾销争端并不广泛,且仅仅集中在几个特定领域和特定国家之中。在争端出现的领域方面,在化学产品和金属制品领域反倾销案件十分集中;而反倾销争端较为集中的国家方面,又以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为主。
反对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由钢铁商等组成的游说组织欧洲企业联盟(Aegis Europe)已经痛斥欧盟太过软弱,在面对中方的质疑时,不进行有力法律反击,而只求“尽快改变欧盟的反倾销立法”,并指出目前德国已经给欧盟委员会施压,要求欧盟委员会加速立法过程。在中国成为一个市场经济体之前,不能授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此类游说团体为满足既得利益需求,经常罔顾国际贸易法法律事实。欧盟无法进行有力反击的原因在于欧盟在法律上存在软肋。
而德国总统默克尔与中国会晤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新闻可以说是轰动了欧洲!德国之所以能够做出新的表态,既与中德关系有关,也与欧洲所处的大环境有关。德国已经成为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两国正在致力于构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德国之间存在“特殊关系”。在英国决定退出欧盟,南欧国家又深陷债务危机、失业率高涨的背景下,德国在欧盟的*作用日益凸显。维持中德关系的稳固和健康发展,可以使之起到成为中国与欧洲关系“定海神针”的作用。这次德国明确表示应结束“替代国”做法,就是中德多年友好关系的成果收获。
从世界整体格局来看,“黑天鹅事件”增多,传统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巨变,不确定性大增,西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大转折。在美国日益走向片面追求自利的情况下,中国和德国在维持当前的基于多边主义的国际格局方面拥有共同利益。两国都支持以规则而非强力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强调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支持国际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这是两国合作的观念平台。欧洲更需要与中国走近,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维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虽然欧盟整体还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也正在修订相关法律,将采取非歧视性的、符合WTO规则的做法。欧盟应该认识到,如果继续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欧之间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合作也可能遇到阻碍,这相当于浪费掉了中欧合作发展新全球秩序的机会。为了一些小小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好处而放弃战略利益,实为不智。
美国和日本有阻挠欧盟做出突破的意愿,因为如果欧盟对中国做出让步,它们面临的压力将会增大。所以,此事不仅仅与欧洲有关,也可能存在外部干扰。这就需要中国做出更多外交努力,同时争取欧洲内部更多的同情中国的力量,尽早实现目标。
笔者认为(金银油恒指)操作需要抓准时机,仓位把控很重要,更多操作技巧,本人自身实战经验,技术干货可交流。以上出自分析师 :高盛财经,更多交流咨询添加:gscj0110
作者简介:一个有态度的分析师,策略家,财经时评人。
笔者高盛财经(公众号)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一对一指导及中线指导稳健盈利。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