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特朗普又给中国送了一份特大的厚礼。因为在这一次总理访问德国时,德国总理默克尔终于表了态: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很拗口,看上去很专业,什么是神秘的第15条?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当然没有特朗普的神助攻,默克尔不会这么爽快地表态!
当然,这本不应成为问题的,因为按照当初达成的入世协定,15年后,也就是到2016年,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问题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当中国兴冲冲等待欧美自动将中国列入市场经济时,一记闷棍打来:去年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压倒性多数的决议,对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赞成的只有28票,反对的则有546票,另有77票弃权。
默克尔与特朗普话不投机,却与来自北京的伙伴越走越近:在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会晤之后,默克尔甚至表示希望“有朝一日”欧盟能与中国开始自由贸易谈判。在美国之音电台网站看来,中德领导人的此次会面,让“得分”和“丢分”显而易见:“当柏林用红地毯欢迎中国总理时,特朗普的损失正在成为中国的收获。”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则将话讲得更直白:“特朗普靠边站:德中主演‘老友记’”。
在欧洲不少地方,钢铁业工人又是游行,又是示威,抗议给予中国这个地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也纷纷支招,认为当初有些条款措辞比较含糊,欧美可以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洲如此,美国更不要说,奥巴马政府还施压其他国家,千万千万不能认定中国是市场经济。两个字,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美国家准备“耍赖”了。
《金融时报》曾在一篇社论就说,欧美国家的立场都很尴尬,因为按照2001年和中国达成的入世协议,15年后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如果给予中国这个地位,“将让更多廉价中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欧美心有不甘啊!
事实上,在15年大限之前,提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少数与中国贸易特别紧密的国家;其他国家迟迟不表态,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本身就是不怀好意;一些国家更有小算盘:即使中国发起法律诉讼,虽然肯定要输,但诉讼整个过程也要两三年,吃亏的总是中国。这些国家中,领头的是奥巴马的美国,不怀好意的,也有奥朗德的法国、默克尔的德国……
美国想再次独霸世界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利益面前,朋友有时也要打些折扣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因为利益,特朗普要退出《巴黎协定》,不惜被《纽约时报》抨击为“流氓国家”。
也是因为利益,欧美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薅了中国一遍又一遍的羊毛。
而从特朗普此次访欧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是对美欧关系的发展毫无建树,相反特朗普的高傲反而让美国美欧关系迈向破碎的边缘,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建立在特朗普那极右的美国优先观点之上。要知道特朗普当初上任喊得最响的就是美国优先,他最擅长的就是“建墙”,特朗普上台之后,直接给美国建了一堵“墙”,将美国的贸易与外界隔绝,可以说时至今日,特朗普的任何观点都是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
因此我们再来看此次特朗普的访欧之旅,就可看出结果谈崩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特朗普如果以后继续坚持这么做,很显然特朗普在国际上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别的国家都会开始疏远美国。特朗普用商人模式来玩政治游戏,恐怕最后结果并不是自己能够预期的。
特朗普这样的做法是在逐渐逐渐勒住美国的咽喉,在逐渐断送自己的后路,让美国走进死胡同里面,将来美国孤立无援的时候,特朗普再去放低姿态寻求“合作”,恐怕别人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了。
所以,最近中国领导人到访德国时,德国像接待亲人一样予以高规格接待;中国承诺继续履行《巴黎协定》,对欧盟更是雪中送炭,默克尔终于一扫阴霾高兴地说,这“鼓舞人心”。默克尔的回礼,就是在市场经济地位上,不再为难中国。她终于说了一句公道话,欧盟应履行条约义务,不能再歧视中国了。当然,这份厚礼,本应该就属于中国的。这里面也有中国领导人的积极争取,德国领导人的审时度势,但坦率地说,没有特朗普的临门一脚,估计还且有一段时间。
如果欧洲能履行承诺,那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当然,中国,你也必须真正是市场经济呵!估计特朗普也没想到,不知不觉中,他还促成了这样的好事。考虑到他那么喜欢黄金饰品,真应该送给他一个大大的黄金勋章啊!
相遇即是缘分!佛渡有缘人,我助有心人。如果目前你对原油、黄金外汇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可添加本人,获取每日交易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文/高盛财经/威幸/搜索/gscj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