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美联储在5月议息会议结束后发表声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75[%]-1[%]不变,但同时表示,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只是“暂时现象”,预计美国经济仍将温和扩张。声明中未对“缩表”做出阐述,更多信息可能至少要等到5月24日会议纪要的公布。
分析师认为,美联储虽然在5月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但声明偏“鹰派”,6月加息概率提升。部分观点认为,美联储加息带来长期利率的走高和美元升值,可能对国内债市和大宗商品价格造成冲击。另有声音称,在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基本消除的基础上,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影响或有限。
以下为机构观点摘录:
申万宏源
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基本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经济的表述基本相同,对未来加息路径的前瞻也基本没变。美联储按兵不动以及市场表现平淡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减税增支政策的不明朗。
我们认为未来美联储加息次数主要取决于特朗普的政策落地情况。若是减税医改进展顺利,可能年会还会有两次加息,6月可能加息。但若是投票情况胶着,年内可能就一次加息,时点在9月或12月。
国金证券
我们维持美联储将在6月进一步加息的判断。季节性因素和临时性因素为美国经济一季度减速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将在二季度加速增长。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进一步改善,失业率已经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这将推动美国核心通胀率的快速上升,奠定美联储加息的基础。
此外,法国大选如果马克龙能够最终获胜,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外部风险因素也将消退。综合来看,美联储将在6月开启年内第二次加息的概率较高。
市场对6月加息的定价依然不够充分。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蕴含的6月加息概率为70[%]左右,仍存在20[%]左右的上升空间。随着非农就业报告的公布和法国总统大选的尘埃落定,以及美联储官员的市场沟通,该概率将进一步上升。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债收益率将进一步上升,美元指数随之上涨,金价将进一步回落。
华泰证券
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的加速和金融环境的相对宽松,当前美联储内部对于2017年加息三次的预期十分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6月加息的预期越是充分,美联储就越有可能顺势而为。而一旦美联储6月再度加息,则其在年底前宣布缩表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
对中国而言,我们仍认为今年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冲击相对有限。因为伴随着此轮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基本消除,并且美联储加息提速折射出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向好,这也将进一步支持外需的回暖。
历史经验也表明在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的外溢效应有限。因此,我们依然认为中国经济将在美联储未来的加息进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从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的压力。
海通证券
美联储对于一季度经济数据的解读提升了6月加息预期,当前期货市场数据显示,6月加息概率升至75[%]。需警惕加息预期导致美元走强对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的冲击。
未来美联储能否持续加息最终还是决定于经济基本面,而影响基本面的最大因素是特朗普新政能否顺利推进。之前由于新政推行受挫,预期差导致美元、美股均回落。
特朗普的医疗、减税、财政预算等改革还会面临诸多挑战,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而前期油价回升、制造业回暖、投资者预期好转对于经济和通胀的带动作用在逐步减弱,如果特朗普新政迟迟悬而未决,美国经济年内有回落风险,也会影响美联储货币正常化的进度。
光大证券
由于美国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美联储措辞鹰派,6月份加息是大概率事件。长期利率走高或将引发海外债市踩踏,从而进一步加快利率上升的速度,并通过中美利率联动的渠道影响中国国债利率。
危机之后利率大幅下滑,美欧保险行业,尤其是养老基金公司融资缺口大幅上升。IMF的报告表明,美国养老金的贴现率由2008年的7[%]左右大幅下滑至2016年的3.5[%],导致其负债方现值相对于资产方显著上升。IMF的研究还进一步表明,美国和英国的养老金资产负债缺口从2007年的5[%]以下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30[%]。投资者需警惕由于美国加息或缩表所带来的海外利率上升,通过中美利率联动而传导至国内市场。
笔者公瑾论金【v-信gongjin688】 简介:混过名校,厮杀于资本市场多年,专注于原油、黄金、白银,天然气,外汇等产品的分析。如今“砖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敢苟同,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之真相”。狂放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剖解时事资讯、直击全球热点、解读市场动态、分享投资技巧、专业知识独特见解、助你立足金融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