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全球春拍就要拉開序幕,國內的各大拍賣公司也已經在征集春拍拍品。2017年的藝術市場開盤會怎樣?藝術從業者們也在翹首以盼。而就在上周,由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推出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 2016秋》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秋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為265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秋拍上升了2.97[%]。在上拍量、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的前提下,成交額反而有所上升,報告中指出2016年秋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表現體現出“回暖”跡象。
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 2016秋》報告中,可以看出2016年秋拍中國藝術品市場總體比2015年呈現穩中有升的局面。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中國書畫部總經理郭彤表示:2016年秋拍的亮點,一是價格上限明顯突破,大家對特定作家,特定作品的認識突破了既定的格局,在認知判斷和出價上有新的貢獻。雖然國內整個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依然晦暗不明,我們仍然感受到藝術市場相對前幾年更加明確和肯定的回暖信號。夜場對精品的激烈爭搶以及成交率很高的日場都顯示了我們之前對於這一場的準備和結果與預期相符。同時高素質新買家數量增多,出手不凡,很好的顯現了市場正積極有序在推進的信號。
在2016年秋拍,中國書畫、瓷雜、油畫及現當代藝術三大板塊總成交額為250.55億元,同比去年秋拍上漲了4.4[%]。古代書畫板塊熱度持續,由於其稀缺性和精彩度而倍受矚目。宋元精品引領古代書畫市場,表現依舊強勁。
中國書畫一直是拍賣成交額的領頭羊,不僅任仁發畫作《五王醉歸圖卷》成交價創2016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紀錄,在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中國近現代書畫夜場”專場以7.7億元成為2016年度專場拍賣成交額第一位。
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瓷雜板塊的去除通貨膨脹後的平均年複收益率最高, 瓷雜板塊44 個樣本數據中有26 件投資成功的案例,投資成功率為59.09[%],介於投資成功率分別為53.61[%]及64.52[%] 的書畫板塊和現當代藝術板塊之間。
書畫板塊中最高收益的作品是李苦禪的《鵪鶉》,2010 年5 月以11.2 萬元的價格購入,2016 年12 月以263.44 萬元的價格賣出;瓷雜板塊中最高收益的作品是唐的“海獸葡萄紋鏡”,2010 年6 月以4.48 萬元的價格購自中國嘉德,2016 年11 月在奧斯汀以346.1 萬元的價格賣出。
在經曆過前幾年的不斷調整之後,藏家、市場和拍行等行業參與方都對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有一個清晰並理智的認識,市場去除泡沫化初顯成效;投機資金相繼撤離,藏家對於拍品本身價值關注度提高;拍行努力貫徹“減量增質”策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 年中國藝術品秋拍市場呈現出了久違的“回暖”跡象。2017年持續“回暖”是各方都想看到的,但市場走向具體如何,還需時日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