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表示“不会再回外汇管制老路”。同时有消息指出,央行作出窗口指导,不再要求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业务严格执行1:1的限制规定。央行对此回应称,2016年以来,央行在某些方面*了规范措施,但对于合法合规的人民币跨境收付从未设置比例限制。
事实上,央行进一步放宽上述比例限制的范围,的确符合当前市场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是由于近期人民币企稳、资本外流压力减小;另一方面或是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外汇局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余额为30091亿美元,在重回3万亿美元敏感指标线后,外汇储备实现两月连续增长。另外各项数据也表现良好,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为409亿美元,同比下降67[%];银行涉外收付款逆差为252亿美元,同比下降78[%];3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为116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为70亿美元,达到2015年“8·11汇改”以来的历史低位。
可以看出,目前的资本外流压力以及居民、企业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均有所减缓。
去年美元进入强势周期,国内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升高,导致国内资本呈现大量外流苗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提出,应对人民币贬值的关键在于保护外汇储备而不是汇率本身,若只盯住汇率,外汇储备的减少会导致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增强,资本进一步流出,又使得外汇储备持续降低,而外汇储备的下降又可能进一步加重市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
为了管制资本出逃,自2015年8月11日起,央行持续*外汇管制政策。今年1月,央行发出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流动的收付比例不能超过1:1,即付不能大于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资本管制趋严是今年第一季度外汇数据表现大好的原因之一。
一季度数据的向好给外汇管制的放松提供了更多信心。分析认为,在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维稳预期有所恢复的情况下,此次外汇管制放松可能是阶段性的。若之后美国持续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那么外汇管制也可能会再度相机调整。
可以说,在经过3个月相对严厉的资本管制后,国内投资者将迎来一个重大利好。外汇管制的放松为投资公司及个人都创造了便利,为中国资本的海外投资配置打开了窗口。不过,此次的放松会给实体企业带来更多便利,但对于金融类机构却是影响有限。
除了对国内投资者的影响外,外汇管制放松无疑也会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作出贡献。由于汇率管制,人民币波动性持续下降,国际资本并不愿意长期投资于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一系列瓶颈。这一态势下,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结合战略发展与市场需求,继续拓宽资本流入流出的渠道。
对白银、铜、黄金白银、原油等大宗商品投资感兴趣或者正在做但是状况不理想都可以添加微信:qxhj120
集体智慧,倾力打造,每日分享市场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欢迎订阅】_ _ 笔者官方微信:琴雪话金 qxhj120(长按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