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缩表,就是缩减资产负债表。
在4月7日的FOMC会议上,多数美联储官员都支持这样做。而此前,在上个月的国会听证会上,耶伦已经暗示了美联储日后抛售所持证券资产开始“缩表”的预期。
过去十年间,美联储通过几轮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令它从金融危机前不到1万亿美元膨胀到如今的足足4.5万亿美元。规模足足扩大了5倍。
尽管美联储在2014年就退出了QE,但是由于美联储对到期资产采取持续投资的策略,因此近两年多来,美联储的资产规模一直维持在QE退出时的历史最高位。
随着经济的复苏,2015年12月至今美联储先后三次启动加息,利率向正常水平靠拢,因此缩减危机时急剧扩张的资产负债表自然成为美联储的下一项议题。
那么,这种更为严厉的美国货币紧缩政策将主要带来哪些影响呢?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对于美股而言,“加息+缩表”或将促美股“去泡沫化”。
大宗商品的逻辑与美股的逻辑正好相反。美联储加快“加息”或者“缩表”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这对大宗商品构成利好,尤其是在美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
对于美债而言,从整体趋势来看,“缩表”会使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更为陡峭。
对于美元而言,削减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减轻美元升值压力。
“缩表”对新兴市场影响较大:新兴汇率承压,警惕资产泡沫。
三轮量宽刺激,美联储资产扩张
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持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0.25[%]的历史低位,达到降无可降的地步。为了进一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并以更快的速度压低长期利率,美联储开启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量化宽松政策具体的实施方式就是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通过“印钱”,美联储在资产端新增一笔存款,之后用这笔存款向市场购买大量的国债和MBS。
市场投资者获得了美联储的资金后,将资金存在美联储获取利息,形成了庞大的超额准备金。于是,美联储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扩大为2008年的5倍(2008年初,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不到9000亿美元,截至目前美联储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4.4万亿美元)。具体构成明细如下表所示:
尽管美联储在2014年就退出了QE,但是由于美联储对到期资产采取持续投资的策略,因此近两年多来,美联储的资产规模一直维持在QE退出时的历史最高位。
美联储缩表是怎么回事,具体有哪些影响?
随着经济的复苏,15年12月至今美联储先后三次启动加息,利率向正常水平靠拢,因此缩减危机时急剧扩张的资产负债表自然成为美联储的下一项议题。2017年以来,多位联储官员均提到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缩表”是指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为。美联储通过直接抛售所持债券或停止到期债券再投资的方式,可实现对基础货币的直接回收。相对于提高利率,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这种更为严厉的美国货币紧缩政策将主要带来哪些影响呢?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
对新兴市场影响较大。新兴汇率承压,警惕资产泡沫。
笔者认为美元货币紧缩,新兴市场资产价格面临重估压力。外汇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各新兴经济体的汇率都主要盯住美元。美国无论是加息还是缩表,都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增大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出压力,推动美元走强,新兴市场的汇率承受压力。当前市场虽然对美联储加息有一定的预期,但如果美国加息节奏放快、又增加缩表操作,新兴资产价格仍然面临重估。
文/金林子(jinlinz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