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际油价在经历了3月至4月之后初步涨幅已经达到10[%],在上周终于已经是重回到55美元的下方。而真正决定油市命运的则已是供给领域的核心基本面要素——究竟“油霸”沙特是否还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场”能力,还是美国页岩油气会取而代之?显而易见已经成为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那颗最重的新砝码。
追溯往昔,自上世纪70年代全球产油国组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掌握了石油市场的定价权以来,沙特王国就一直扮演着石油阀门管理人的角色。最令人称道的是,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声援阿拉伯盟国并报复以色列,OPEC集体提高油价的做法,直接引发了1973-74年的那场石油危机,令西方国家陷入困境,在二战后持续一代人时间的“大繁荣”也就到此戛然而止。
然而,在44年时间过去之后,世界石油市场的格局却已大不一样。虽然,OPEC此前仍然在去年下半年达成了新的减产协议,将通过减少每日原油供应量180万桶的做法来稳定市场,但OPEC为了达成这个协议,就必须拉上俄罗斯这样的非OPEC产油国,并且协议本身能否被延长还存在疑虑的状况,本身就说明了OPEC的虚弱和不复当年之勇。
而牵头减产,却也是沙特方面不得已选择的最后下策。之前,在2014年油价暴跌之际,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曾带头拒绝减产,并转而希望通过惨烈的“价格战”来击败对手,为自己在日后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试图用低油价熬死竞争者——特别是新兴的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战略,却最终惨遭失败:低油价导致的巨额收入损失令沙特经济陷入寒冬,但美国页岩油行业却趁机进行了行业重组,提升了技术,大幅降低了保本成本。
页岩油的生产成本便已经降低到了每桶35美元,虽然这仍是中东产油国的毛生产成本的3倍。然而,问题却在于,OPEC产油国的生产成本会随着设施的老化继续上升,而页岩油的成本仍有更多下降潜力。同时,如果考虑到OPEC国家需要使用原油出口收入来满足国内财政和民生需求的状况,事实上页岩油对低油价的耐受力反而高于传统石油生产商。
因此,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17年度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920万桶/日,而2018年则将增加到970万桶/日,这也就是为何此前美国原油库存量在今年以来几乎持续上升的原因。
因此,在美国产油量持续如此上升的背景下,沙特不得不被动咬牙采取减产行动来设法维稳油价,目的是其对原油出口收入依存度高达90[%]的第经济能够继续苟延下去,而在此过程中把全球市场拱手相让,也只能算是“弃车保帅”的不得已损失了。
好在,在油价恢复到50美元上方之后,沙特的经济压力已经显著减轻,而如果该国国油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能够顺利IPO上市,那么从中所获得的丰厚收入将帮助该国建立起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来为其民生状况兜底。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沙特要在5月25日的下一次OPEC会议上说服其他盟国将减产协议再延长半年。
但众所周知,OPEC减产时间维持得越久,其所出让给页岩油的市场份额就会越多,因此,假以时日,美国页岩油行业对于全球石油供给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有朝一日可能取代沙特成为新的“油霸”。
黄金外汇美原油投资选读(专为投资者讲述)
笔者介绍:本人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对金融市场研究数年,对于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一直致力于为国家、投资朋友奉献一份力,这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金融界的一段低调传奇。在货币市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我以及我身后的一群人,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
衞夫財滙现货高级分析师(指导微信:futun588),金融学学士,荣获本年度最受投资者信赖现货分析师,有多年现货黄金、白银、天然气、沥青、原油等实盘交易经验,擅长使用k线系统、均线系统、指标系统相结合寻找周期拐点,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