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铁是一个具有出行代表性的产品供给,对其票价的调整,不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时脑热”,而是社会、市场和效应之间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早在年初,我国东南沿海高铁或将调价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可以说是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而现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终于迈出了市场化调价的第一步,4月21日我国高铁将迎来首次跨省调价,东南沿海多路段将很久车次客流状况尝试区间票价,届时部分线路一等座价格涨幅最高接近60[%],但也有少量车次下调票价。
东南沿海高铁由上海至杭州、杭州至宁波、宁波至深圳三段组成,沪杭段全长159公里,杭甬段全长155公里,甬深段全长1309公里。沪杭、杭甬段时速300公里高铁动车组票价不在调整范围。
中国高铁首次跨省调价 到底有何影响?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东南沿海高铁调价,执行票价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有涨有降。沪杭段一等座票价上调51[%],二等座上调14.3[%];杭甬段上调幅度最小,一等座上调13.7[%],二等座上调12.5[%]。而宁波至深圳段一等座普遍涨幅超50[%],二等座涨幅则在16[%]-20[%]左右。
高铁
那么调价就是涨价吗?其实并不是。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深圳北至潮汕的高铁票价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89.5元,调整后同样区间,D3108次为107元,涨幅19.6[%];D2342次为102元,涨幅14[%];D2350次为85元,下调5[%];D7406次为73元,下调18.4[%]。
业内专家分析,票价调整是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一次尝试,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客流,对铁总加快市场化步伐、减少亏损改善营收以及提高铁路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有积极意义。未来会有更多的高铁加入调价的行列。
据介绍,调价一方面可以提高铁路对市场的敏感度,加快铁路总公司融入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以使铁路行业的收入预期与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提高铁路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高铁是一个具有出行代表性的产品供给,对其票价的调整,不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时脑热”,而是社会、市场和效应之间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国家发改委指出,要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要求铁总按季度将高铁动车组公布票价、执行票价、各区段旅客运量、旅客运输周转量和票价收入变动情况书面上报,以便及时调整监督。
而这次调价对百姓出行有何影响?调价后,价格成为调节客流的杠杆,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冗余较大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高峰时段,选择短途直达车,出行成本反而更低了。而对于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了。这样的调节,也有利于高铁将短途客流从长途客车中剥离,提高长途高铁的座位使用率,最终增加运输收入。
发改委力推高铁经济
自去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就《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后,发改委官网曾连续5天刊登专家文章,力推“高铁经济”。加快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高铁带来的高铁经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高铁经济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模式。而此前,有报道表示,高铁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中国希望建立“高铁经济”。中国的想法是限制大城市的规模,但在高铁的帮助下实现聚集效应。中国认为,这样产生的大城市网,而非超大城市,将更容易管理。
一方面,以高速铁路通道为依托,引领支撑沿线城镇、产业、人口等合理布局,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转型升级,带动高铁落地城市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以高铁站区综合开发为载体,发展站区经济,高铁新城、新区建设也不断推进,依托车站建立起来的中央商务区成为重要的发展新模式,推动现代物流、商贸金融、电子商务、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聚集和规模发展。
业内人士也表示,在高铁经济中,高铁经济投资带来的GDP增长和过去发展房地产那样拉动GDP是不一样的,它不会产生资本的泡沫,与房地产相比,也更加地环保。国家铁路局经过调研发现了一组数据,从全国平均来看,拥有高铁和与完全没有铁路的城市相比,高铁城市的GDP增长量可以高出72[%],可持续发展量可以提高55[%]。
笔者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外汇、原油、沥青、黄金、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chch1713)(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