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速的下滑,國外很多人唱衰中國經濟,包括索羅斯在內的一些國際投資大鱷。而在國內近些年來,很多國人唱衰日本的經濟,普遍的中國人眼中,日本經濟很糟糕的,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常會看到“日本經濟病入膏方”,“安倍哭暈在廁所”這樣的言論,如果屬實也確實大快人心,然而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經濟真的已經惡化到如此地步嗎?
在湯森路透評選出的《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壓美國的35家。而中國內地無一入圍。 在中國媒體上,我們見到的日本是“失去的20年”,經濟衰退、創新能力喪失。但在我們唱衰日本的時候,他們正在“為未來投資”。經濟實力的比拚,從來不靠GDP。而是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掌控力。從這一點上,中國的驕傲來得越早,未來會摔得越重。
簡單來說:日本的債務附着的資產是“技術產能”,中國的債務附着的是“土地產能”。二十多年前,日本也經曆過瘋狂的地產泡沫,給日本經濟造成了巨大創傷。但即便跟那個時候的日本比,中國當前情況也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當時已經構建了世界一流的技術體系,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中國並沒有充足的技術儲備作為後勁,社會保障也是寅吃卯糧的狀態。這些年來,無論在地產基建方面,還是產業發展方面,中國都在想通過投資的大躍進實現“跨越式升級”。這些投資,有多少真正流入了創新研發環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如果一國經濟的首要任務是增長速度維持高位,GDP實現跳躍式躥升,那麼日本經濟可謂一塌糊塗。但是如果其首要任務是確保民眾的生活水平,打造具備一流競爭力的企業,完成真實財富的不斷積澱,那麼日本經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在經濟上,雖然日本經濟總量增長緩慢,但卻做到了一是物價十多年基本穩定;二是貧富差距不大:三是房價漲幅很小;四是收入雖多年未增,消費也低迷不振,但失業率很低。
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被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至少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0倍,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中名列前茅,而中國僅排在第120位左右。日本的經濟社會發展並不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那樣“深陷泥潭”。
也許,是那些嚇人的經濟停滯的數據,讓我們總以為日本人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衰退生活之中。但不能因為不喜歡這個國家,就總是把它不好的一面展現給讀者。你不能因為這個國家總和你搗亂,就肯定它會一天天爛下去。
革命仍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日本亡我之心一日不減,我們就更應該自省自警自勵,奮起直追,埋頭苦幹,緊緊抓住中國發展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自己。師夷長技以制夷,虛心地學習借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創造性地為我所用。
投資,知易行難,價值投資的原理大家都會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對黃金、瀝青、天然氣等投資有興趣卻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並不理想的朋友,歡迎添加筆者微信,獲取每日最新國際一手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導。
焱氏指導微信:cy2894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