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完蛋了”、“日本经济走向崩溃”、“安倍经济搞垮日本”等文章论调被国内不少写者讨论和评判,拿日本经济“衰退”作为衡量中日之间谁强谁弱的依据,文章内容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在贬低日本的经济如何不堪一击,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独秀一枝”。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汤森路透评选出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而中国内地无一入围。 在中国媒体上,我们见到的日本是“失去的20年”,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但在我们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正在“为未来投资”。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从这一点上,中国的骄傲来得越早,未来会摔得越重。
简单来说:日本的债务附着的资产是“技术产能”,中国的债务附着的是“土地产能”。二十多年前,日本也经历过疯狂的地产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但即便跟那个时候的日本比,中国当前情况也不可同日而语。 日本当时已经构建了世界一流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并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作为后劲,社会保障也是寅吃卯粮的状态。这些年来,无论在地产基建方面,还是产业发展方面,中国都在想通过投资的大跃进实现“跨越式升级”。这些投资,有多少真正流入了创新研发环节,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实际上,在2011年8月的时候,中国以及日本的专家就表示过日本当时的经济基础是非常雄厚的,当今的日本还存在“1.8个日本”。这“1.8个日本”指的即是日本的海外资产和海外产业。“1.8个日本”是日本的雄厚“家底”,在对其经济地位、经济状况进行判断时决不能忽视。可以说,日本是真正享受到全球化红利的国家,而且只有日本才是。因为日本政府很早前就认识到要有构建“成熟的债权国”的图谋,说简单点就是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以与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深层博弈。
但是在这20年期间,日本全国上下仍然都在唱衰经济:
1998年,日本两位记者写了《日本再败北》一书,让“失落”成了日本国民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2000年,日本智库“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发表一份报告称:“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了腐蚀作用,而且蔓延到了政治及社会领域。
2008年日本出版了《大衰退》一书,里面描述着日本在“失去的十年”里所承受的经济损失:“这是人类在和平时期里所受的最大一次损失。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一共损失了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过去三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
2011年1月,日本央行发布数据称,日本该年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下降,是自2009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
2012年1月16日,日本央行发布的地区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处于停滞状态。
2012年9月14日,日本经济财政担当相古川元久向相关阁僚会议提交了9月份月度经济报告,报告对整体经济形势的评估为“回暖趋势出现停滞迹象”,连续两个月作出下调。
这期间除了日本国内“宣扬”日本经济衰退假象,国际上也附和着这种说法,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外舆论亦在唱衰日本。而对于国际上的唱衰论调,日本国内不但没有反击和恐慌,反而应声附和,略显蹊跷。然而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妄想,不难看出,这是日本国家战略选择的“高明之处”。事实上,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里,已经利用所谓经济低迷完成了经济转型,只是衰退论调掩盖下的阴谋从未揭开。
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劳力士卖的不是手表,是奢侈的感觉和自信;希尔顿卖的不是酒店,是舒适与安心;而我做的不是投资,是理财意识与风险管理,如果你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顺利,不必迷茫。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我能做的就是用多年的经验,帮助大家少走弯路走上捷径。交流微信/jcdj188期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