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感叹热点太多,关注不过来,更评论不过来。今天想讨论一个问题:美国有后院,俄国有后院,中国的后院在哪里?中国应该怎么建设自己的后院?
这两个题目之间有逻辑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小编很早就想讨论这个问题了。不知道自家的后院在哪里?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家的后院,周边的冲突和热点问题就不可能少。
自家后院的问题,不仅是战略问题,还是脑子问题。
(一)一个国家的后院长什么样?
在讨论后院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后院有什么特点?
如果以家喻国,那么后院就是:
1.与工作待客的前院连成一体的地方;
2.老婆孩子休息活动的地方;
3.放置金银细软、储藏粮食衣物的地方;
4.自己安身立命不可或缺、必须用心经营和保护的地方。
如果成天在自家的后院打得跟乌眼鸡似的,一定是败家之相。
当然,国不可能真的像家那么罗里吧嗦,但是关键的几条,一条都不能少。
比如:国家安全利益上,基本一致;文化及生活习惯上,基本相同;贸易投资上,是最大最主要的伙伴国。
我想,循着上面的这些定义,中国的后院在哪里,就好找了。
在寻找中国的后院之前,我们先打开地界地图,看看那些世界列强、老牌帝国都是怎么安身立命的,明白了人家的,就知道自己的了。
(二)占地盘、抢资源的世界1.0时代已经终结
这个世界,就地理说,99[%]的人口居住在两个大板块上,一个是欧亚大陆(包含非洲),一个是美洲大陆。
中国在欧亚大陆的东方,所以经常自称东方文明古国。古国,确实;文明,那是祖上的荣光。现在是不是文明,那得自己努力去创造、去拚、去挣。
美国在美洲大陆的北方。又称北美。对应的,自然就是南美。
虽然据称当今人类的祖先都来自非洲大陆,但现实的情况是,地球的北半球比南半球富裕。北半球也比南半球文明和强大。
如果要寻找这个世界曾经的霸主或者大帝国,都得到北半球寻找。所幸的是,中国在北半球,并有着历史上的辉煌。
文明总是和经济有关,经济总是和军事有关。
经贸活跃之地、文明交流之地,同时也都是军力强盛之地。
在1945年之前的一百多年,世界列强的玩法,主要是占地盘、抢资源、搞殖民地,并不惜打仗来实现战略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贸易向全球延伸,同时各地战火不断。
南美洲大陆被第一代世界霸主葡萄牙、西班牙殖民,到现在巴西人仍然讲葡萄牙语,阿根廷人还是讲西班牙语。
北美、非洲、澳洲则是被第二代世界霸主英国、法国殖民。在非洲大陆,最流行的语言是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都是殖民者带来的。
英联邦国家遍布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沙皇俄国则在欧亚两翼攻城掠地,在陆权争夺上占尽了便宜。
结果是,欧洲列强自己再加上新生的强国美日,打了一战打二战,直到1945年。
终于不打了,改弦更张。殖民地纷纷独立了、解放了,列强们自己坐下来谈,放下历史恩怨,走和平发展和贸易自由之路。
1945年之后,世界范围的、大规模的、依靠战争抢占地盘的行为,基本上消失了。
世界从工业革命1.0时代进入到后工业革命的2.0时代。
还在想着用武力抢占地盘和资源的国家,比如俄罗斯,仍然生活在世界1.0时代。
(三)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
从1945年到2015年,70年,在和平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下,世界的趋势是什么?一是全球化;二是一体化。全球贸易投资和人口流动越来越自由,地区之间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两个成功的区域一体化案例,都是世界最强国家创造的,一是欧盟(以德法英为主的20多个国家),二是北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这是最近一百年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
刚刚发生的英国退欧行动,在濠哥看来,不会影响世界趋势的最终走向。
兴起于宇航、飞机、高铁和互联网背景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浩浩荡荡,不可逆转。
亚洲在区域一体化方面也有一个很好的尝试,即东盟十国。但是实力不强,还在继续发展的路上。
亚洲最有潜力和可能的一体化区域,是东北亚的中日韩。
而且从欧盟和北美的一体化成功实践看,强国之间及发达地区的一体化,应该走在世界的前面。
所以,小编本文想要讨论的后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势力范围,而是百年基业和不可逆转的和平发展。
很明显,无论欧盟、北美甚至是东盟,地区一体化的趋势一旦确立,地区国家之间的战争,就成为不可能。
因为地区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要求主权国家让渡边界、人口流动及贸易投资的国家权力,自然地,这会导致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淡化。
现在,仍然富裕的欧洲国家、当年的海上霸主们,已经连一艘航空母舰都不愿意养活了。很多国家的军队以10万、20万人计。美国军队虽然强大,但是大部分的部队在世界各地部署,本国发生战争,甚至加拿大、墨西哥发生战争,早就不想了。
(四)世界重心什么时候向亚洲转移?转移到哪儿?
今天世界的重心在哪里?
很明显,以经济体量、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一体化趋势来说,世界的重心仍然在西欧和北美。
我们的很多报刊文章最近十几年都在说,世界的重心在向亚洲转移,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这种愿望很好,但是如何实现呢?不是你说转移就能转移,也不是你盼着转移就能转移的,要看你努力的够不够,智商够不够。
而且,我们的很多文章在说亚洲世纪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中国世纪,即世界的重心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将领导这个世界。
这种意淫,无敌。
世界的重心会向一个领土纠纷不断、安全麻烦缠身的地方转移吗?不可能。
那么,世界的重心什么时候才可能向中国转移?就此问题,濠哥能够给出的答案是,当中国建立起自己后院的时候。
中国的后院在哪里?什么样?
思考这个问题,一是参照已经建成的西欧、北美之成功案例;二是参照本文前面说的几条标准。即国家安全利益上,基本一致;文化及生活习惯上,基本相同;贸易投资上,是最大最主要的伙伴国。
打开中国周边地图,这样的后院,不可能是隔着喜马拉雅山峰的印度及南亚,也不可能是千万里沙漠阻隔的西域(西亚中亚),也不会是必须穿越茫茫草原和西伯利亚的蒙古和俄罗斯。只能是当年中国人出东洋、下南洋的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
日本和朝鲜半岛及东盟国家,在历史上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播承载之地,也是与中华帝国有着附属或宗主联系的地区。
如果这里不是中国的后院,还有哪里是中国的后院。
那么,中国的后院,是东北亚还是东南亚?还是统统都是?
(五)经济数据透露的中国后院
一个国家的实力,最重要、最长远的因素是经济,军事实力再强大,一场大型战争的胜负就可能逆转。比如朝鲜战争。资深历史迷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王朝颠覆,都与参加朝鲜战争有关。
而证明一国经济实力的数据,最重要的:一是本国制造;二是国际贸易。
自己能够生产出好东西,还能在全世界占领市场。这样的国家,就是强国。
以这两个数据看当年所谓的康乾盛世,就知道,满清一样都不占。经济总量或者不算小,但是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我大清”不过是一个体虚多病的晚年胖子。
目前,中国制造如何呢?我们看一个表格。
这是《日本经济新闻》进行的“2015年全球主要商品与服务市场份额调查”。在纳入调查的55个品类中,中国企业在风力发电机、冰箱等8品类中占据全球市场份额首位地位。
调查显示,美国企业在18品类占据第一,日本是11品类,韩国企业与中国同样也是在8品类占据市场份额第一。
如果分地区呢?美国一枝独秀,东北亚(中日韩)第二,欧盟第三(德国瑞典瑞士)。
当今世界的三极格局,其实就在这张表格上。
再看中国的贸易数据。
去年7月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第10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三方一直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协定范围领域等稳步推进。
沈丹阳表示,中日韩同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中方为日方和韩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韩分别为中方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如三方能尽早达成自贸协定,不仅将推动三方贸易增长,还将为三方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经济利益。
从表格可见,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以地区计算,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韩;以国家计算,三大贸易伙伴国是:美国、日本和韩国。当然东盟的表现也不错。
无论是经济实力能够平衡北美和欧盟的世界经济“三极”论,还是以未来的成长潜力论,东北亚,都应该是中国自己的大后院,东南亚则是中国的小后院。
这两个地区,中国应该作为自己的后院,精心经营和维护,促进地区和平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此,中国将获得真正的百年基业和民族复兴。
家和方能万事兴!
在自家的后院瞎折腾,把外国势力引入自家后院兴风作浪,不算明智之举。
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应该像是一个身背杀父之仇的武侠少年,练好一身武艺,只为报仇雪恨。
所以,中国强盛了,不要天天想着打这个、灭那个,用这个小国练手,用那个世仇祭旗。
大国不是这么玩的。
世界2.0时代的美国周边,世界1.0时代的俄罗斯周边,已经可以给我们鲜活的教训。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建设好自家的后院,谋划好百年发展。
后院起,中国兴!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对黄金、沥青、天然气等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笔者微信,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导。焱氏指导微信:cy2894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