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中国现在仅仅是经济大国,还没有成为经济强国,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在保持自己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邻国的经济问题,在亚洲,日本是我国的最强竞争对手。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不仅主导着亚洲的经济动向,而且还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维护好中日经济关系,变得尤为重要。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993-2003年,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中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2003年,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7[%],高于中美贸易的14.8[%]、中国欧盟贸易的14.7[%]、内地香港贸易的10.3[%]。
2010年,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 总额的10.0[%],明显低于中欧贸易的16.1[%]和中美贸易的13.0[%],日本退居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其中,中国向日本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7.7[%],从日本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2.7[%],前者低于中国向欧盟出口的19.7[%]、向美国出口的18.0[%]和向东盟出口的8.8[%],日本仍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对象,后者高于中国从欧盟进口的12.1[%]、从东盟进口的11.1[%]和从香港地区进口的8.8[%],日本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中日贸易迅速发展,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特需”更成为推动其复苏的重要因素。2002年以来日本出现战后最长景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出口特别是向中国出口的迅速增加。
正是由于向中国出口集成电路、各种零部件、机械、机器以及钢材、化工原料等的迅速增加,日本有关企业多年来闲置的生产设备才纷纷提高了开工率加足马力生产,海运业的定单也接踵而来,出现了繁忙的景象。
由此,从2003年开始,“中国特需”一词就不胫而走,以致于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减速的影响,过去是“美国打喷嚏日本感冒”,而现在则出现了“中国打喷嚏日本感冒”的说法。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小兰认为,日本是一个在许多方面都出类拔萃、值得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国家。如今,日本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仍然傲视全球,仍然遥遥领先中国。不管如何,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日本,日本比我们好的,我们就应该学习,特别是在一些科技方面,目前的中国确实是强大了,但是还没到我们骄傲的时候,经济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们仍需努力!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毛小兰”,第一时间品读新鲜资讯,请在微信中搜索ID号:maoxL8直接关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