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电池又要受制于人?绝不!
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吃尽苦头,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决心不重蹈覆辙。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电池企业开始掌控全球市场,而过去数十年这一市场一直被日本和韩国所控制。
不难理解,锂离子电池商业化是由日本索尼来实现的。风水轮流转,4年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造就的巨大电池市场更容不得日韩企业沾染。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巨额补贴不容分享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售出了50.7万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上一年增长50[%]。如包括纯电动客车在内,平均每辆车补贴以15万保守计算,仅2016年国家支出补贴高达750亿元。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就是电池,大约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以上。换句话说,政府巨额补贴实际上受益的是电池企业。
据业内测算,到2020年,预计中国电动车保有量将从现在的100万辆增长至500万辆。即便在单车补贴逐步减少的背景下,总补贴数额依然巨大。中国补贴培育的市场,补贴最终落入日韩企业腰包是万万不行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日韩企业现颓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早被日韩企业盯上,并寄望于搭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便车,占领中国的市场。
2015年,韩国LG化学在南京电池厂开工。同年,三星在西安开始建电池厂。在中国建厂的同时,日韩企业同中国一汽,上汽,观致开展合作,希望将电池装上他们的车。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北汽等部分车型一度计划采用日韩企业电池,但最终均未能落地。
时隔两年,据相关媒体报道,LG、三星在中国的电池工厂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处于停工状态。近日,上市公司曙光股份公告称,曙光股份拟出资3500万元与三星SDI合资设立动力电池企业的计划失败。
日韩企业寄望于分享中国新能源汽车红利,想的美。
尾语
投资,知易行难,价值投资的原理大家都会背,然而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少之又少。目前对黄金、沥青、天然气等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焱氏微信,获取每日最新国际一手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技巧指导。
焱氏指导微信:cy2894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