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央视节目《遇见大咖》中,刘强东再次火爆网络。在节目中,东哥亲自下厨给老妈做菜,又召集员工一起喝酒,任性地给工作五年以上的配送员发苹果手机。众所周知,京东的配送员接近10万人,是一笔很重的资产,光是每年缴纳的五险一金,就是一大笔钱。有人给刘强东建议,把这些快递员剥离到第三方公司,节约公司的资金。
刘强东听说之后怒斥这样的说法,今天早上开早会的时候我说我再重申一遍,有人说把员工外包给第三方,我们一年立马可以节省十几个亿,公司一年就可以有十几个亿的净利润,早就可以赚钱了。但我认为这是耻辱的,这个成本永远是不可以省的,京东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每一个聘用的人员,保安、保洁、每个快递员都必须跟京东直接签劳动合同,不允许有一个员工交给外包公司。
刘强东强调: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克扣员工的五险一金挣钱,牺牲他们60岁以后保命的钱,那是耻辱的,赚了多少都会让我良心不安,我没有成就感,这家公司的存在也没有价值和意义。养活数量庞大的配送员,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沉重的枷锁,刘强东却乐在其中,并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外界所质疑的这份“重资产”,正是他想要的。
刘强东对配送员承诺,京东配送员的工资,要超过所在县县长的工资。在有快递员的公司中,只有两家公司养活了所有的快递员。一家是刚刚上市的顺丰快递,一家就是京东集团。其中,顺丰养活了40万快递员,京东养活了10万快递员,这些快递员不但工资高,而且在公司内部拥有很高的地位。
三通一达则通过加盟店的模式,并不直接养活这些快递员,而是快递点养活这些快递员。为什么京东和顺丰选择了这么重的模式?京东和顺丰的快递员,收入是顶尖的,比肩一些城市的白领。养活一个快递员,一年的成本需要三四十万。京东快递员每年人力成本应该在30亿元,而顺丰则高达120亿元。
虽然这是一个重资产,但刘强东和王卫对快递员深厚的感情,让快递员愿意为公司拼命,两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快递员的素质和速度。很多城市白领选择京东而不选择天猫,就是看中了京东庞大的快递员及时和到位的服务,如果没有了京东快递员的服务,在于阿里巴巴的竞争中,京东可以说毫无优势。
京东在云计算、大数据和金融方面,都无法与阿里巴巴相提并论,但是在商品的服务质量上,还能够与天猫一较高下,快递员功不可没。所以说,建议刘强东放弃快递员,就相当于让刘强东自废武功,这不是忠言逆耳,而是阴毒的计谋。刘强东的大哥作风,令快递员放心,也让快递员能够死心塌地为京东卖命。不过,京东虽然目前仍然不错,但长远看,在效率上低于阿里巴巴。
互联网是高科技企业,并不是人力密集型的企业。即便是电商,利润率最高的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都不是走人海战术的路子。所以,有人说京东本质上是一个服务很好的传统商场,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比如Google和Facebook,都用很少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利润。
如果京东未来想要转型,想要真正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则必须摆脱目前的模式。到时候刘强东怎么对待这些京东快递员兄弟,恐怕是一个两难选择。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外汇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