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樸槿惠3月10日被罷黜,成為韓國史上首位被彈劾的總統。但是,她絕不是第一個因為貪腐問題而下台的總統。
“民主鬥士”金泳三侄子金賢哲收取非法資金,金大中次子金宏業大宗洗錢和收受賄賂,幼子金弘傑收受賄賂,金泳三和金大中為此英名最終毀於一旦。以“廉潔自持”著稱的盧武鉉,其兄盧建平收取賄賂、卷入政權*醜聞,盧武鉉羞憤跳崖自殺。李明博之兄李相德則收受銀行賄賂,也身敗名裂。
樸槿惠因“閨蜜門”醜聞而慘淡收場,再次暴露了政府與財閥之間的複雜關系。眼下最新選戰的各大總統候選人提出的經濟改革,尤其是針對財閥的改革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他們的主張是為了贏得更多的選票,還是真正要改變韓國的痼疾?下一任韓國總統能否避免重蹈覆轍?
財閥改革真動刀?
作為韓國多年來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財閥卻通過不斷壯大力量壟斷市場、收買政客,因此廣受詬病。如何針對財閥改革成為近年來韓國大選的熱點話題。
財閥因壟斷市場而廣受詬病
例如,樸槿惠在參加2012年的總統大選時打着“經濟民主化”的旗號,稱要消除財閥造成的經濟不公局面,還計劃嚴懲三星、現代汽車和SK等財閥創業者頻發的犯罪行為,並稱不會像曆任總統那樣特赦犯罪的富商。
在今年的大選中,執政黨新國家黨以及文在寅、李在明等呼籲要進行財閥改革。新國家黨為監管財閥集團,維護公正的市場秩序,提出消費者團體組織訴訟制度。文在寅早在1月10日就發表了財閥改革構想,稱財閥也有兩極分化,將集中針對四大財閥(三星、現代汽車、SK、LG)進行改革。
對於財閥犯罪,文在寅稱將制定“零容忍”原則。嚴重的反市場犯罪者將被逐出市場,不可執行緩刑,總統的赦免權也會受到限制。“閨蜜門”中出現的政府強制募捐,他表示“將制定《準稅禁止法》讓企業擺脫權力橫行”。而李在明則強調財閥體制應該解體。安哲秀則呼籲堵死那些導致財閥企業比中小企業納稅少的政策漏洞。
從新國家黨的主張來看,它主要側重消費者對財閥的監管,強調的是消費者行為而非政府行為,這種制度對財閥的約束力不強。而文在寅要針對三星等財閥的表態,樸槿惠早在2012年就已經提出了類似的主張,並無新意。
引人注意的是總統的赦免權問題。樸槿惠在任內曾違背自己的競選承諾,先後特赦兩度被定罪的SK集團會長以及因逃稅和挪用公款被判監的CJ集團會長。相比於此,文在寅只是要求限制總統赦免權,但將總統特赦關進籠子里並非易事,他首先要過的就是一道法律關。2013年,韓國韓國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就決定推動修訂《赦免法》,可惜的是,國會遲遲未立法進行修訂。可以說,只要總統有這一大權力在手,無形之中就讓財閥認為有漏洞可以鑽。
如何針對財閥改革成為近年來韓國大選的熱點話題
李在明和安哲秀都強調了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可財閥體制解體不是現實的辦法,畢竟韓國最大的30家財閥企業控制了全國近40[%]的經濟,如果貿然將其摧毀,將對韓國經濟造成致命性的傷害。至於安哲秀的主張,只是用財閥企業交足稅收,創造與中小企業平等的市場環境,也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韓國財閥的存在是因為與政府之間密切的關系,改革不觸及到這種關系的本質,依然不會產生巨大的作用。
給下一屆總統的警鍾
韓國曆屆總統基本都是清清白白上台,也曾下承諾會對財閥動刀。如今的文在寅和安熙正都因出身於窮人家,前者出生在難民收容所,後者則生於一戶經營五金店的人家。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親民姿態因此受人關注。
不過,兩人都在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時期內任職,並與之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尤其是文在寅,曾是盧武鉉的左膀右臂。2003年2月,他出任總統民政事務首席秘書。後來,盧武鉉的親信中不少人都因受賄而受到司法調查,文在寅卻未卷入貪腐案件。一年之後,他辭去職務出國療養。他到底是獨善其身還是未被別人抓到把柄,恐怕還是疑問。
安熙正則有過牢獄之災。2003年,他擔任了民主黨國家戰略研究所所長,開放國民黨論山、雞龍、錦山地區創黨準備委員長,但涉嫌違反了政治資金法再次入獄。
文在寅與安熙正都有從政經曆,甚至曾身居要職,其背後也必然建立起了巨大的人情關系網。不論是誰上台,他們能否在任內控制好自己或者家人,外界只能抱有希望。至於結果會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韓國總統樸槿惠已經下台。下一屆總統選舉將在60天以內實施,或將出現全部候選人都呼籲“打破政商勾結”、倡導財團改革的局面。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14日報道,韓國的大財團面臨的“逆風”將不斷加強,但不論是誰在韓國掌握政權,改變“依賴財團”的經濟結構都不容易。
“現代汽車、浦項制鐵、樂天……”,在同意彈劾的憲法院的判決書中,作為樸槿惠涉及好友崔順實幹預國政、濫用權力的事例,相繼列舉了大型財團的名稱。
此次,在特別檢察官的調查中,以涉嫌行賄和貪汙罪名逮捕了最大財團三星電子事實上的首腦、副會長李在鎔。韓國檢察當局考慮到逮捕樸槿惠,計劃繼續查明政商勾結的實際情況。預計三星以外的大財團也將面臨包括首腦在內的強制調查。
當然,所有財團都強烈否認“政商勾結”。另一方面,三星、現代汽車、LG和SK等知名財團相繼退出了此前起到政權與經濟界橋梁作用的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簡稱全經連)。此外,三星還決定廢除此前作為集團經營指揮部的未來戰略室。
在此情況下,財團開始采取對策“消除勾結”的背景是超乎想象的韓國人民的憤怒。
很多韓國財團從曆屆政權獲得優惠、借此擴大業務,同時通過出口拉動韓國的高速增長。但是,大型財團將手伸向了各項業務,因此產生了無法培育後繼中小企業這一結構性副作用。
財團系的知名企業雇用的人數有限。即使經曆激烈的升學競爭進入知名大學,難以就職的年輕人仍然很多。對於對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日趨感到不滿的韓國人民來說,濫用總統的權力獲得違規資金的崔順實自不必說,為其*便利的樸槿惠和財團系企業也難辭其咎。遊行隊伍膨脹至數十萬人規模,導致了韓國史上首次總統罷免。
接下來的總統是否果真能推進財團改革?日本靜岡縣立大學副教授奧薗秀樹表示,“韓國人民要求消除貧富差距和改善生活。但難以改變拉動增長的依賴財團的經濟結構”。
韓國曆屆政權即使挑戰以經營透明化為代表的財團改革,也幾乎都沒有取得成果。這是因為即使擔任總統時倡導“財團改革”,但為了經濟政策的實現,財團的合作不可或缺。
實際上,樸槿惠當初也提出了被稱為“經濟民主化”的財團改革,但通過培育風險企業化解貧富差距的“經濟革新三年規劃”等經濟政策不斷遭遇挫折。結果,仰仗財團協助的情況增加,演變為被批評為“政商勾結”的結果。
目前,韓國經濟面臨的經濟環境嚴峻。實際收入和消費支出均轉為減少,家庭負債總額超過1300萬億韓元。此外,出口和內需都萎靡不振的“蕭條型經常項目盈餘”仍在持續,正在陷入韓元升值導致出口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惡性循環。經曆近5個月的“總統缺席”後誕生的下一任總統將如何對待面臨嚴峻經營環境的財團呢?
韓國憲法法院10日做出罷免樸槿惠總統職務的判決。12日晚,她離開總統府青瓦台返回私宅。期間,樸槿惠沒有就彈劾判決直接表態,而是在與“親樸”派議員短暫交談後直接進入住所,並由青瓦台前發言人閔庚旭轉達了立場。樸槿惠在立場中稱,自己願承擔一切結果,相信事實終會水落石出。對此,韓國《中央日報》和《東亞日報》等媒體評價稱,樸槿惠明確表明了不服法院裁判的信息,將會為恢複名譽而鬥爭。
有觀察認為,樸槿惠曾在離開青瓦台時以不願發表任何“對國民談話”的方式委婉表達了不滿,現在又強調事實終將水落石出,似乎宣告了她將長期投入恢複名譽的鬥爭中。
《中央日報》稱,樸槿惠當天的表態體現了過去她擔任在野黨代表時展現出的與對方“正面決一勝負”的政治風格。但是現在不是樸槿惠“正面決一勝負”的時候。最新民調顯示,80[%]以上受訪者讚成罷免樸槿惠,反對罷免的只是少數派。同時在國會中,“親樸”派議員僅40-50人,甚至在樸槿惠的政治故鄉也出現了民心動搖的情況。
報道認為,樸槿惠的“聲明”是其向親信傳遞無法在心理上接受彈劾的事實。此前,樸槿惠及其律師團曾公開表示從未因追求個人私利而濫用總統權力,樸槿惠也多次表示確實不知道崔順實做了什麼,並大呼冤枉。
《中央日報》認為,由於牽扯刑事犯罪,即便樸槿惠承認未能管理好親信,也不會承認與崔順實共謀。但在法院判決當中,“為崔順實追逐私利而濫用總統權力”是重要的彈劾事由,樸槿惠如果承認判決,便可能承認涉嫌刑事犯罪,所以她絕不會讓步。《中央日報》還援引“親樸”派的說法稱,“受迫害”的姿態長期來講是有利的。
親樸派匿名人士表示,如樸槿惠承認涉嫌刑事犯罪,支持者便會分崩離析,她也就沒機會“東山再起”。“親樸”派相關人士主張,即便新政權上台,因樸槿惠政治故鄉出現的有關同情言論,預計2-3年後,以這些地區為中心,關於彈劾結果將會出現新的聲音。
《東亞日報》則稱,樸槿惠的聲明沒有提及法院判決,反而強調受冤枉。韓國執政黨相關人士稱,考慮到政治審判,樸槿惠不會輕易服從判決。韓國在野黨則一致反駁並敦促樸槿惠立刻發表聲明承認判決。
報道稱,失去豁免權的樸槿惠還將準備檢方搜查,韓國檢方正在商討傳喚樸槿惠及對青瓦台進行搜查。
《京鄉日報》說,樸槿惠在判決後首次發聲明,明確表示不服判決,這違背了憲政秩序和國民要求,並對樸槿惠的表態而造成矛盾擴散表示憂慮。樸槿惠在聲明中並未就親信幹政在道歉,反而和“親樸”人士一一握手,僅就任期未滿而道歉。相關人士表示,樸槿惠無法接受判決事實,也正因如此,雖在判決後應立即離開青瓦台,但仍在滯留56個小時後才離開,這是一種“無聲抗議”。
另一方面,在樸槿惠離開青瓦台時,青瓦台秘書室長韓光玉等人也向代總統黃教安提出辭呈。
筆者認為:人活着 就得為了點什麼,但大多數人卻是被動為了房子 妥協了人生。投資如戰場,樓市、現貨市場都是一樣的!現貨市場就是有經驗的人獲得更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更多經驗的地方。本文由投資顧問逍遙金主(微信xyjz874)原創首發一點資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中觀點均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網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