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新闻杂志发布了其统计的2017年“最佳国家”排名,其中,与经济相关的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影响力”连续两年超越美国,并获得10分的满分;在“最佳创业国家”中,中国排名全球第二。对此,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正不断增强,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排名上,更体现在中国经济活力的持续迸发、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及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的信心与动能。
“稳中求进”为中国经济巨轮引航
一直以来稳中求进是中国经济巨轮的“航行罗盘”,必将指引它不断乘风破浪、继续行稳致远,如期达到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彼岸。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今天,各主要经济体都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业上。全国两会上,研究的诸多问题之中,经济工作极为重要、备受关注。如何才能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日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表现向好世界受益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为世界注入了信心。2月外贸数据表明,中国对原材料的“饥渴”促使进口增加,并唤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据路透社日前报道,中国2月工业活动扩张速度超出预期,国内和出口需求增加,这显示,在人们担忧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之际,全球经济重新赢得了动力。“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参赞苏阿尔加纳·布林加努表示,希望5月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能够助推全球经济合作。同时,印尼方面希望能够继续深化、拓展经济领域的良好合作。
那么,如何认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阶段性特征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加速发展,1978—2011年GDP年平均增速达到9.9[%],也打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记录,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经济规模超大,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也进入中高速增长,其工作基调就是“稳中求进”;未来,当达到高收入水平时,可能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由此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性特征,从极低收入、低收入、下中等收入到上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相应的必然伴随着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再到稳定增长。
市场发展备受关注
看到贡献的同时,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巨大影响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市场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机构也开始加快向中国抛来“橄榄枝”。就在几天前,彭博公司刚刚将中国债券纳入其全球指数。尽管中国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但是经济规模增加幅度相当可观。按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中国GDP达到15.05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标准),到2016年上升至19.85万亿美元,增加了4.80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世界新增总量(13.34万亿美元)的36[%],相当于美国增量的4倍之多。中国稳,则世界稳;中国行,则世界行;中国进,则世界进。
经济预期继续看好
当前,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这基于中国经济扎实的基础。就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显然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特别是在经济活力、成长力及宏观调控力方面,中国经济优势突出。而且,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质量、规范性的提升,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近日,继此前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陆续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后,又有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中国经济预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7日发布报告称,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中国经济2017年将增长6.5[%],2018年为6.3[%]。高盛3月10日表示,看好中国经济,上调中国2017年GDP增长预期至6.6[%]。而对于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闻发言人格里·赖斯日前表示,考虑到中国当前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IMF认为中国今年有望实现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只要经济增长目标“稳”,其他目标如经济结构、民生福利、资源环境等多维指标都会“进”,明显改善。总之,稳中求进是中国经济巨轮的“航行罗盘”,必将指引它不断乘风破浪、继续行稳致远,如期达到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彼岸。
笔者怡芳点金(微信sfdj881111)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