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硝烟的战争: 俄罗斯首次取代沙特成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俄罗斯首次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因受中国独立地方炼油企业需求旺盛支撑。
俄罗斯与沙特在中国市场的“无硝烟”战争
数据显示,2016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增长近四分之一至105万桶/日,沙特紧随其后,名列第二,对中国原油出口量为102万桶/日,较上年同期增长0.9[%]。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且是增长最迅速的主要进口国。
尽管沙特通过长期供应合同把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当作骨干客户,但中国独立炼厂认为俄罗斯是更灵活的供应国,因为从俄罗斯东部港口进口的原油更易于加工,船只规模更小,而且距离更近。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单就12月来说,俄罗斯对中国原油供应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8[%]至119万桶/日,维持第一的排名。同时沙特12月对中国出口同比减少近20[%]至84.2万桶/日。排名第三的供应国则是安哥拉,该国2016年供应量较2015年增长13[%]。
中国12月原油进口总量触及纪录高位,因各炼厂在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前增加购买。2016全年来说,进口较2015年增长近91万桶/日,为纪录最高年度增幅。去年中国还增加了从南美国家的原油进口。数据显示,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37.6[%],从委内瑞拉进口量增长26[%]。
炼厂进口配额收紧 今年中国原油进口或放缓
去年,中国民营炼油厂的强劲需求助推中国原油进口量在2016年触及纪录高位。不过,中国政府近期收紧此类炼油厂进口配额的决定有可能导致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速放缓。
上周早些时候,中国商务部发布文件称,今年非国营石油公司(包括民营炼油厂和贸易公司)的原油进口配额为6881万吨。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的信息,上述进口配额中,有4564万吨授予给19家民营炼油厂。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计算,和去年民营炼油厂获得的7400万吨进口配额相比,今年的数量减少了大约37[%]。另外,商务部去年12月曾表示,计划今年授予非国营石油公司的进口配额最高为8760万吨,但实际上并未达到该水平。
中国民营炼油厂在2016年仅使用了65[%]的总进口配额。德国商业银行称,民营炼油厂去年进口了4550万吨原油,贡献了中国去年所有的原油进口增量;中国去年原油进口量达到3.81亿吨。
不过,一些市场观察人士较为悲观,认为在政府加强税收审查之际,今年民营炼油厂(即茶壶炼油厂)的原油进口可能下降。如果被发现存在税收方面的违规行为,民营炼油厂将失去进口或出口资格。
文/金市财俊
欲知更多投资产品行情分析与操作建议,在任何网站搜索作者名片“金市财俊”可以查看本人更多资料与文章,可以直接联系本人,V/信:jscj188,亦可关注官方认证公众号:jscj1888(投资路上的伯乐),免费订阅每日外汇,原油、黄金白银、天然气行情走势分析,实时做单策略与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