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盛寶銀行(Saxo Bank)上周五(4月8日)表示,目前對於那些尋求油價將持續複蘇跡象的原油投資者而言,與其去糾結主要產油國之間凍產協議的你來我往,不如去評估美國的原油供應量,這將會有更好的表現。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當天在接受采訪時稱,雖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和其他產油國本月17日將在卡塔爾會面,商討凍產協議,但這對油價的影響有限,因為數個參與國的原油產量已經接近紀錄高點。
他指出,“在由美國頁岩油繁榮引發原油供過於求之際,石油市場的再平衡更多的是取決於美國的石油開采活動。”
因市場揣測OPEC最大的成員國沙特和俄羅斯等國將同意凍結原油產量,油價自2月中以來已經反彈。但Hansen表示,“在這場4月17日多哈會談之前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中,即使各個產油國發表了各種評論,但一直都沒有抑制原油供應的明確行動。”
他稱,“市場可以被愚弄,而且我們已經被愚弄了。自1月份顯現首個口頭幹預跡象以來,油價幾乎已經回升了50[%]。所以在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的情況下,就已經取得了不少進展,因而我認為在當前階段,產油國如果能夠僅僅讓市場相信如果有必要他們能夠采取措施,就會非常滿意了。”
Hansen還表示,雖然全球的產油國都在“爭取時間”,並且等待市場焦點從供應過剩轉向需求上升,但美國的石油產商絕對是驅動石油市場重新平衡的潛在動力。
在談及美國石油生產商時,他指出,“美國石油生產商有能力對油價變動作出更快的反應。”他警告,油價飆升至每桶55美元至60美元或促使產油商出產更多石油。
此前高盛(Goldman Sachs)、瑞銀(UBS)以及IHS Energy等其它機構都表示,如果油價回升至足以令美國增產的水平,那原油價格回升或是曇花一現。
美國去年的產油量飆升至日均960萬桶,創逾30年來最高水平;截至今年4月初,美國的日產量跌至約900萬桶。同時,美國的石油鑽井數量已經跌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Hansen補充到,“市場仍有可能在2017年實現均衡。”國際能源署(IEA)已警告稱,目前由於能源價格下行而造成投資削減,增加了在“不遠的”將來發生石油衝擊意外的可能性。
別說自己看不清方向是你已經迷途了,我從沒怪過你,只是偶爾失望,可以選擇放棄,但不能放棄選擇,在最悲傷的時候不能失去信念,在最幸福的時候不能忘記挫折。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於胎死腹中的策略。內心的強大一定是自己修出來的,而不是別人告訴你拿着,當別人想伸手想拉你一把的時候,只需要伸出你信任的雙手,金市財俊將幫你挽回損失,轉虧為盈聯系微信jscj188,Q86320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