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费规模没必要与美国攀比,但是在中国核心利益地区,我们追求战略安全的军事能力不应低于任何一方。
特朗普政府27日提交新财年预算,其中军事预算据称大幅增加540亿美元。与此同时,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在即将于3月举行的北京“两会”上,中国可能大幅度增加海军预算,以制衡美国海军的全球支配地位。“中美要开启海上军备竞赛?”有外媒这样猜测道。
英国路透社报道截图
《纽约时报》26日报道称,新财年的预算由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国家经济委员会、总统首席战略官班农等共同草拟。特朗普政府人员试图将其同里根做对比,其中一项就是建设强大的军队。法新社27日援引匿名官员的话称,特朗普要求减少外国援助和非军事领域的开支,将军费增加540亿美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24日在年度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发表演说,称将要求国会批准巨额拨款,进行“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军行动之一”。美国《外交政策》此前报道称,特朗普就任后可能增加数万名现役军人,并建造数十艘战舰和数百架战机。最昂贵的是特朗普的舰船建造计划。特朗普团队主张将海军舰船规模扩增至350艘。“国防开支将大幅增加,勒紧你的裤腰带吧”,巴尔的摩法学院教授查尔斯·迪夫称,粗略估计特朗普任内国防开支将增加5000亿至1万亿美元。
英国广播公司(BBC)27日称,对于增加军舰和人员数量的计划,特朗普的顾问说,这是抗衡中国在军事上崛起所必需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说: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15年到20年的项目。每一年,中国都会离蓝水海军的目标近一步。他们的短期目标是成为南海和东海最强的海军力量,中期目标是进军印度洋。”
一名驻北京的亚洲国家外交官26日对英国路透社说,“中国觉得特朗普不可预测,担心他最终会挑战中国,因此已经开始准备应对。这是危机中的机遇”。BBC称,中国急于缩小中美海军力量的巨大差距。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和中国都有意加紧扩充海军力量。中美之间的海上军备竞赛,似已不可避免。
路透社报道说,北京没有对拨多少钱给海军给出过统计分析,2016年官方国防预算数字是9543.5亿元人民币。中国将在下月的人大会议上公布今年的国防预算,地区各国和华盛顿都在密切关注这一数字,以获得中国意图的线索。该报道认为,中国可能将大幅度增加海军预算,以制衡美国海军的全球支配地位,增加中国海军在海外进行力量投放的能力。
“军备竞赛2.0?”俄罗斯卫星新闻网27日以此为题报道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竞相大规模发展海军力量,理由都是对方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美国近来有三份正规严肃的报告出炉,分析美国海军的未来。其中一份来自美国国会研究处的海军专家罗纳德·欧罗克,报告直接将中国海军实力壮大视为美国海军的关键威胁。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我们有机会看到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就像当年美苏那样”。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27日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说,
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数量已经是世界最多,却仍无法与其过度膨胀的霸权目标相称。事实上,如果美国减少对地区和世界事务的干预,比如少派军舰在南海炫耀武力,制造紧张局势,就不会觉得军力不够。中国军费再怎么增加,和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更何况,除了增加必要的武器装备,中国军费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改善军官和士兵的生活待遇。说中国和美国搞军备竞赛是无稽之谈。
28日,环环也就此发表了社评:
衷心希望中国军费增幅重回两位数
两会在即,2017年度中国国防预算将怎样安排,是中国及世界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希望,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尽量提高今年国防预算的增长比例,最好能让这一比例重新回到两位数,即今年的国防预算能较去年增加10[%]以上。
去年中国军费只较上年增加了7.6[%],是近年来最低的。中央政府和人大希望将更多资源用于改善民生,这一以民为本的出发点深得人心,值得赞扬。
然而2016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诸多新的战略不确定性。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表示将要求国会批准“巨额拨款”,实现“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扩军行动之一”。美国是军事超级大国,其军费甚至高于排在它之后至少八个国家军费的总和,但它还要扩军,这预示了国际上进一步的战略动荡无可避免。
中国近年来军费增长虽快,但我们的起点太低,欠债太多,至今中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仅为1.5[%]左右,不仅远低于美国的3.5[%],还低于美国要求北约国家都达到的2[%]“标准”。此外,印度、俄罗斯的同一比例也高于中国。
随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战略的风险进入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陡升期,中国平稳度过这段时期,不是通过实行某种外交战略就能轻易保障的。中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国家越大越繁荣,安全就越昂贵,这是一个我们跳不出的人类社会现阶段的规律。
中国的军费规模没必要与美国攀比,美国是全球霸权国家,它对“核心利益”的定义没有地理限制。中国的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我们的国防能力不需要向全球展开。但是在中国核心利益地区,我们追求战略安全的军事能力不应低于任何一方。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建设谁都不敢在中国核心利益区挑战我们的军事力量。
大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但是做大国也需承受比小国更多的负担,包括要在军事上独立自主,而且确保自己不受其他大国力量的胁迫。如果一个大国在军事上立不起来,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大国,而只能是其他超级力量的附庸或者半附庸。
中国的国防预算不应受占GDP1.5[%]左右的自我束缚,这一比例至少应逐渐向2[%]靠拢。它很可能是中国国家安全的一条基准线,当我们处在它的下方时,中国的国家安全不可能是高枕无忧的。
中国在现有军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国防支出,根本就谈不上与谁搞军备竞赛。美国也不会严肃地认为中国是在同它“竞赛”,今天的人们大概看不到中国军力全面超越美国的那一天。
然而中国实现牢固的国家安全是完全可能的,我们身处核时代,这个时代的军事胜负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计算公式。中国需要构建可信的战略威慑力和回击任何挑战的可信意志,这样的国家计划合乎情理,它不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过分的。
一旦失去战略安全,中国的各项国家竞争力,以及中国社会已经拥有的许多利益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块倒下。我们的国家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但中国人得以享受那些和平的战略条件有不少在消失,中国从现在起必将经历一轮国家安全条件的重构。让我们放弃幻想,大国必须是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小聪明只能属于小国。
本文由宏观经济学者(微信ID:yuzexijin)供稿,笔者为CFP理财规划师,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天然气、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的经验给大家帮助。欢迎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