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一则大新闻,然后整个人被惊呆了整整三分钟:45万亿来袭,毛爷爷又要贬值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随后大量的*扑面而来。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会想,当年4万亿的政策,都让货币发行M2差点突破了30[%],造成了巨大的泡沫,那么这45万亿发出来,又得印出多少钱?这还不得让人民币毛成纸啊!
2008年,世界经济让人铭记的,除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外,还有中国为了拯救美国、拯救世界投入的4万亿资金。
原本要去产能、调结构的经济,继续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狂奔,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电力等过剩企业。
推动了资产价格的暴涨,物价的上涨,同时实体经济继续贫血,虚弱萧条,至今后遗症仍十分严重。
有一网友说:这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毫无疑问意味着央行的印钞机又要加班了!痛苦啊!咱们手上的毛爷爷又要贬值了。
小编告诉你:别慌,事情不是你想的这样的,仔细看,就会发现什么45万亿,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甚至完全不挨边。
所谓的45万亿,是23个省份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也就是说他们要最后创造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这么多,跟当年的4万亿投资是完全两回事。
当年的4万亿是在计划之外,额外增加的,而且央行直接拿出来1万多亿,地方配套出2.8万亿,另外,这是直接拿的钱出来。
换句话说:不是央行另外印钱,超发出来的,是本来就有的,那么,为什么要拿45万亿呢?就是因为去年房地产大热,今年要稳住GDP。
就要抛开房地产找替代品?最好的答案就是,基建投资,铁路、公路、机场、地铁等无数的“铁公机”项目。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会涌向楼市股市甚至炒农产品去了,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钱都用在建设上,这没有任何问题,只要规划做好,别再出现脑门一热,集中花钱就好。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撸起袖子干了,各地大项目纷纷落地了,这一波基建投资不容小觑,小编相信用不了几年,各种世界级的跨山、跨峡谷大桥都将被中国一一打破。
从横跨大陆的高速公路,到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再到沙漠中的新城市,中国正在展示什么才叫真正的“干大事”, 这些项目也彰显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实力。
不过,觉得咱是普通小老百姓,看不懂国家宏大战略,唯一想问一句:人民币到底还是不是钱?面对货币贬值的风险,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对冲,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你如果还继续抱着存钱的老思想,获取那点远远跑不赢通胀的可怜利息的话,时间越长,你越会成为财富的输家。
如果不存钱,买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话,你每年会拿到4[%]—5[%]的收益,但这在汹涌上涨的物价面前,仍旧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那么,大部分没背景没钱的普通人,如何搭上“45万亿”的顺风车,实现财富逆袭呢?
2017年基建发力仍主要是市政工程,目前PPP项目主要集中在贵州、山东、云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山西、天津、湖北等省份的PPP项目较少,所以你们要从这里下手,赶紧的,上车了。
你们没有发现,在你们2000-2016年数十年如一日外,现实里正发生在天翻地覆的变化么?
10年前,我买一件衣服要坐车半个小时到大商场去,10年后,我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
10年前,每次去银行都要拿着存折和*,10年后,我的信用卡绑定了*,每月会为我自动还款。
10年前,家里的电视机29寸,电视机柜特意买了个宽的,怕放不下这个厚重的大家伙,10年后,56寸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上,居然还能看3D电影。
10年前,用电脑上网要用电话拨号,一上网就没办法打电话,10年后,wifi和3G让我的手机和电脑都能随时随地无线上网。
10年前,我骑自行车到公交车站坐公交上班。路上花费1个小时,10年后,我家门口就是地铁站,中间换乘一次,总共花费半个小时。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很明显的痕迹,社会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2017年不是2009年,这个大家要头脑清醒:资产价格有上涨压力,或者出现局部异动,但绝对不可能全面飙升。
你只看到我的广告,却从来不验证我的实力;你有你的仓位,我有我的技术;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你的未来;你嘲笑我只会发广告,我可怜你总是被止损;你可以无视我们的广告,但我们会证明这是赚钱的趋势。翻仓注定是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盈亏。但那又怎样,即便天天熬夜,也要让你翻仓,2017年撸起袖子好好干!
文/金老师(jsso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