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血缘与交情,可能感化一个人,却不会感动一个国。西方希望东亚崛起中的大国服从既有国际格局,永远“知雄守雌”,收敛锋芒,成为能干活没脾气的“阉者”,因此对稍稍强硬的态度都感到不安与惊恐。在这个过程中,最难适应生存环境的就是依附西方而立足和发财的国家,典型的就是新加坡。不过笔者看到,对生存条件极为敏感的小小城邦,其实也有一个优势:船小好调头。
在近期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公开向特朗普政府喊话:“不要继续执行反华的外交政策”,因为这令纠结于选边站队的亚洲国家感到沮丧和难办。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公开欢迎“亚太再平衡”和积极支持TPP的背景下,军方与美国“唱反调”实在出人意料和耐人寻味,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将航母编队派往敏感海域之际。这是公开“弃美投中”?笔者认为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如今新加坡立场的改变,是在大国实力碾压与锤击的作用,被迫作出的调整。
强敌环伺之下,新加坡最明白“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虽然在武力上,新加坡已经被公认为是“东南亚的以色列”,但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后备力量薄弱的软肋对手清楚、自己更清楚。为此新加坡不惜“倒贴”,自己出钱为美军修建樟宜海军基地,让美军航母时不时的过来停靠,与美军结为同盟,确保能够有效吓阻那些心怀叵测的强邻。
与唯一的超级大国站在一起,让新加坡获得了空前的安全感与荣耀感,这进一步衍生出傲慢,一种无法掩饰的居高临下的优越,认为自己是拥有特权的国家,能够四两拨千斤,不仅能够左右地区局势,在世界事务上也拥有发言权。
真正惊醒新加坡“春梦”的,不是武力,而是武力的先驱——经济与商贸的渗透。亚洲最大国家联合马来西亚,在新加坡的卧榻之侧兴建世界级的大港,又扣下自宝岛演练归来的装甲车,严重动摇新加坡的自信。被连续收拾2次的城邦国家意识到:要变天了。
活着总要吃饭,最悲哀的是人没了,钱还在,而最最悲哀的则是人还在,钱没了。什么是生不如死?就是过惯了奢侈繁华的日子,突然发现有返贫的危险。新加坡固然要靠美国来维系安保,但经济发展更加重要。眼看经济增长率直线下降,而马来西亚、菲律宾乃至越南都获得亚洲最大国家的巨额投资,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这种转变其实在民间早已开始。新加坡总理曾经与日本首相安倍一唱一和,竟然要求亚洲最大国家“不要总提过去被侵略的历史”,如今新加坡却主动将“昭南展览馆:战争与史迹”更名为“日据时期:战争与史迹”,强调被日本占领的惨痛经历,提醒国人珍惜和平与繁荣。笔者认为,这偷偷摸摸不起眼的一小步,预示了日后的重大改变。
随着大国磁力的越来越强,像新加坡这样牢牢楔入美国体系的铁钉都开始出现轻微的颤动。当观众席上的人都在骂骂咧咧不干不净,一个人的无礼并不醒目,而当绝大多数观众都安静下来,一个人的谩骂就会十分尴尬,用不了多长时间,他自己就会安静下来。如今,亚洲最大国家就是要使观众席平静,让聒噪的美国自讨没趣。新加坡是明智的,没有成为最后几个闭嘴的观众之一。它明白“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一壶。”趁着自己还有点用,不如早作打算早点卖个好,越晚贬值越厉害。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股票、外汇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