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被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如今,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一定困难,如何稳固这一根基,成为官方必须面对的问题。
民间投资直接反映实体经济活力,今年以来,中国民间投资持续低迷。1至11月份,中国民间投资仅增长3.1[%],对工业投资增长造成严重影响。
投资低迷一方面因为民间资本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源于传统实体经济企业受融资难、负担重两座大山压迫“失血严重”。世界银行联合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全球企业总税率排行榜中,中国以68[%]的税收负担位居第12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更需警惕的是,实体经济急需“输血”之时,大量资金却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市场空转、沉淀。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的增速“剪刀差”虽然缓慢收窄,但整体格局并未改变。这说明资金进入实体循环的意愿不够强,拖慢实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同时,今年中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一度突破100[%],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个人住房贷款。
“整个经济发展中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脱实向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指出,虚拟经济本应是实体经济的“倒影”,但如今金融等虚拟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却逐渐脱离实体,这将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5月,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承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中国高层亦多次提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明确,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在陈文玲看来,振兴实体经济应扶持相关企业,在三方面做减法。一是整体设计相关政策,实实在在减少企业综合税负;二是政府适当承担中小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费用,为其减压;三是帮助部分处于上升期却背负较重债务的企业减债,通过注入资本让其活下来。
实体经济闯关亦离不开金融的配合。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多方合力。政府要从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扶植实体经济产业;金融领域应尽快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促进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上来,减少房地产市场投资;实体经济企业则苦练“内功”,提升自身投资吸引力。
现在传统实体经济行业情况有所好转,这是改革最好的机会。笔者认为,今后数月中国PPI增长幅度可能持续提高,为传统实体经济行业*喘息机会。未来几年这些行业能通过实质性改革提高效率,从而迸发更大竞争力。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