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四结束了公开市场连续14日的净回笼,当日净投放1000亿元,这是春节假期以来首日实现净投放。由于本周到期的资金规模将近1.68万亿,流动性承受压力。市场人士解读为,此举显示央行维稳资金面的意图。
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成谜
目前,国内的流动性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通胀数据向好,使得加息的概率加大,决定了国内的货币政策“松”不得。内部环境来看,去杠杆仍然是当下国内经济的“主旋律”,这决定了货币政策不能再回到去年8月之前那般宽松。
央行副行长易纲本周三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态势,而中性态势就是不紧不松”。市场人士分析,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在量上将保持相对充足,但价格仍然会持续“缩短放长”的方式。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持续缓慢上调。
本周有1.68万亿元的资金到期,流动性压力不可谓不大。其中包括9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三1515亿元6个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与此同时,春节前针对几家商业银行做的为期28天的TLF(临时流动性便利)将在周五前后集中到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周四到期的TLF未续做。专家测算,此次TLF到期资金约6300亿元。
外部环境来看,2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美联储主席耶伦本周二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发言中重申“等待太久再收紧货币政策不是明智之举”,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不仅如此,周三美国出炉的通胀数据向好,令国际投行高盛上调了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这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出毫无疑问是增添了压力,而外汇占款连续十多个月的减少使得基础货币缺口进一步扩大。
国内情况来看,去杠杆的主旋律至今仍坚定不移。央行2月15日发布了今年第一篇工作论文,主题是关于国内的杠杆率结构、水平以及金融稳定。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篇论文表明,去杠杆仍然是目前的政策焦点。基于不同的统计口径,关于中国现在的总体债务规模、杠杆率有不同的估计,范围基本在200[%]~300[%]之间。
根据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的研究,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问题最为突出,其债务率高达131[%]。如果把融资平台债务加进来(这部分与政府债务有所重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6[%]。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