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房价的加速上涨态势,逼迫中央再度回归行政控制手段,新一轮楼市调控似一阵风暴,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且手段比以往更加严厉。2016年四季度以来,楼市调控措施不断加码,不仅普遍恢复了“双限”措施,限制标准还不断升级,实施城市不断增多。
新一轮楼市调控席卷而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楼市泡沫治理列为了2017年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显然对过热的楼市产生了影响,改变了市场过分狂热的预期,房价暴涨情形恐难再现。
当前楼市价稳量跌,成交量显著回落。中国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成交量变化上。调控升级后,各地成交迅速回落。2016年四季度,全国30个大中城市的周成交规模由最高时期的700万平方米,迅速回落到500万平方米下方,2017年1月继续回落到400万平方米下方。由人口、经济、货币和宏观风险防控的角度综合观察,楼市显然已迎来长期性拐点,房地产行业繁荣周期已基本结束,因此未来成交量再上升的概率并不高。
认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主要基于静态比较,其判断依据主要有:超高的租售比、超高的房价收入比,以及其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标等。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通用指标早已大大超越了国际警戒线,以致大众普遍认为这类指标在中国是不适用的。
但是从动态比较的角度,即从人口集聚、经济发展、收入增长、城镇化进程等发展的角度,很多研究表明,中国楼市价格的上涨仍然是合理的,大部分的楼价上涨都能找到基础,而这些支撑楼价上涨的基础是不会逆向变化的,如人口来到城市后不会再返回农村,收入增长也是确定无疑的,分歧仅在于增长速度,中国经济增长尽管有所下降,但中长期看还是能实现全球领先中高速增长。
从宏观层面观察,楼市泡沫是城市化超越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落后意味着新转移至城市的人口就业困难,意味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加剧。资产过度膨胀还不利于生产过程,囤积居奇的收益超过生产经营,久而久之实业经营的氛围被严重破坏,创新社会建设更无从谈起。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投机性比重过高;二是高房价给其它行业带来了冲击,尤其是资产泡沫持续泛滥,使得中国从事实业经营的气氛低迷,中国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受到根本冲击。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