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要“跑了”,中国的实体经济还能靠谁?
当下,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谓众所关注。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基石的实体经济,正遭遇近20年来罕见的困境。李嘉诚弃港投欧引发热议,富士康逐步撤离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今“玻璃大王”曹德旺也要离开中国去美国建厂。我们的实体经济这是怎么了,她“生病”了吗?
李嘉诚跑了,我们漠视。富士康要跑,我们也没有太大感觉。可是,今天,这个人要从中国转到美国建厂,我们真的要重视了!他就是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自1983年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60亿元。曹德旺应该可以算得上中国著名好人。他是一个信佛的大善人,一度想出家,被政府挽留了。后来,他一怒之下,把自己的玻璃厂搞成了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玻璃厂。如今他却要走了,离开中国去美国建厂。
为什么“中国首善”要离开中国而去美国建厂?据曹德旺解释,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跟美国比高35[%];美国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方面,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运输成本方面,在美国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我们这里过路费就比较高;劳动力成本一方面,美国蓝领工人工资是中国的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多。但总体算起来,在美国办厂,会比在中国多赚百分之十几。
现在做生意真的很难,不是开玩笑。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体会更深刻。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
据归纳总结可分为几大类:
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
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
3、融资难,难于上青天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
4、劳动力都往工地跑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
5、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近十年,全社会所有人,任劳任怨的养肥了房产商。中国是集权型经济,国外是市场型经济,挽救中国实体经济,不应该和国外硬碰硬,应该击中其软肋,发挥我们之优势,才是更有效的办法。中国不应该盲目的学习国外,而应该只取其精华,大力发展我们的优势,国外的不一定都是好的。
笔者认为必须规范当前浮躁、赚快钱的商业模式,才能给实体经济让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现实来说话。为什么P2P在中国一下子涌出来数千家,然后99[%]的全部关闭,要么卷钱跑、要么破产倒闭。为什么互联网+、O2O在中国一下子这么火,因为好忽悠人投资啊,融不到VC就卖股权啊,反正忽悠到钱就是王道。如今互联网+和P2P一样都快成了过街老鼠了。
为什么今年直播又火了,还是因为是风口上的模式,钱好忽悠,但最终一样难逃99[%]倒闭,最后留下三家,然后合并成一家,其它全死的结局。为什么?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守法成本太高!
如何通过法律、社会教育让大家认识到经济的本质,去除浮躁的心理,去除赚快钱的心理,盯紧中长期投资的回报,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这样子,在资源支撑下,实体经济才有希望。这要靠法制!让违法的人、造假数据骗钱的人付出昂贵的代价,这才是王道!
笔者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分析师,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系统。对铜,沥青,原油,白银等贵金属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程锐霸金chch1713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精准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