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驻印尼大使谷崎泰明27日与印尼外交部干部举行会谈,签署了最高限额约为1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的3项日元贷款相关换文。目的在于向印尼首都雅加达的都市高速铁路建设等*支援。
据悉,早在去年3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曾进行了约45分钟的会谈,并发表了包含投资、贸易促进合作方针的共同声明。该次会谈就对此次1400亿日元支援做过表态。根据两国发表的共同声明,1400亿日元的日元贷款将被用于首都雅加达的城市高速铁路、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送电网建设。共同社报道表示,日本政府负责人对此次铁路建设支援解释称:“这将有助于增强旅客运输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以及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根据计划,印尼高铁工程将于2018年竣工。
日本和中国此前围绕印度尼西亚高速铁路项目展开了激烈的订单争夺战。结果,2008年前后就提出方案的日本被2015年3月刚刚加入竞争的中国夺走了订单。面对不顾一切的中国攻势,日本无能为力地落败,但认识到不足的日本显然也正吸取教训。据《共同通信》19日报道,日本在中日高铁海外争夺战的第一次短兵相接中落败,有意通过修改制度以适应现状,为赢得更多订单创造条件。因此,日本政府决定修改日元贷款制度,放宽政府担保条件并缩短手续时间,以扩大对新兴市场国家基建出口。此外,日本在其他项目中也不肯放弃,比如已在泰国达成高铁的意向性合同,并与美国在修建德克萨斯高铁上展开谈判。
不过,从日本参与竞争的步伐来看,似乎日本也没有多少劣势。从各个合同的竞争过程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路,其间并不会是一片坦途。中国高铁之所以能够捷报频传,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价格上的优势,更多的是技术上的精湛和安全运营上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中国高铁,表明中国高铁技术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技术落后、综合实力差的国际形象,是中国科技强国国策实施的具体体现。
可以说,目前中日之间的高铁竞争的核心,其实就是高铁核心技术的竞争。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崛起,以及在自有核心技术上的不断成功,我们相信这种中日竞争的局面或许很快会蔓延到更多的领域,未来可能还会包括支线客机、新一代核电站、高附加值新一代船舶、新兴通讯系统、新兴生物技术、卫星导航等领域。如今,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成功跨越,打造了拿得出、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在其他领域我们也应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
笔者公瑾论金主要专注国际经济,投资更需要顺应趋势同时对原油、沥青、白银、股票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投资等商务合作请加(薇.信gongjin688)(长按可以复制),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解套,解锁,咨询,学习技巧,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