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汽车或拖垮格力?
朱江洪坦言,如果他继续执掌格力,应该不会让格力造手机、造汽车。因为当年空调老大春兰就是败于多元化,才成就今天格力空调崛起的机会。
猴鸡交汇之时,由格力集团、格力电器双料董事长任上退休的朱江洪,首次在与媒体沟通时对格力电器以及接班人董明珠给予评价。那他都说了些什么?
新能源车是趋势要看后面人的本事
"新能源车是发展方向,但是怎么搞、能否搞成,是另外一回事,要看后面人的本事"。
日前,从格力集团、格力电器双料董事长任上退休已经6年多的朱江洪,首次在接受广东媒体采访时,对格力电器的转型公开给出自己的看法。
当媒体提出如何看待董明珠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先是推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遭遇阻力,随后又自己斥资并拉来万达王健林、京东刘强东共同投资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时,朱江洪显然并不看好。
他认为,"新能源车是产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怎么搞、能否搞成,却是另外回事,还要看本事。主要看后面人的本事了"。但是对于格力的转型,朱洪江仍然拒绝评价,只是坦言如果他没有退休而是继续执掌格力,可能不会让格力造手机、造汽车。
·当年格力电器的“黄金搭档”
多元化不能太急春兰当年就败于此
虽然没有正面评价继任者董明珠当年推动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扩张成败,但是朱江洪还是向媒体表达他对多元化的观点。
朱江洪坚持认为,"企业不是不能搞多元化,但多元化要看与原来的主业是高度不相关,还是高度相关。如果是高度不相关,技术、人才、市场都另起炉灶,根本不考虑这些成本,搞多元化能成吗?企业只有先把主业做到极致,再开辟新领域,每个领域的积累不是几年就可以的,更不是每隔两年就说要做一样新的"。
为此,他专门举例:当年格力还是一棵小树时,中国空调业的霸主是春兰。结果春兰折腾起多元化,先后涉足电视机、冰箱、摩托车、汽车等业务。可以说,春兰就是从盲目多元化那天起,主业直线下滑。
春兰的多元化败局,最终却给了格力电器专注空调业的千亿化规模崛起。就在朱江洪退休的2012年,格力电器凭借空调一项主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虽然朱江洪没有公开批评格力电器的多元化,却从一个侧面表达对于董明珠当前正在推动的格力多元化转型不认同。
当年朱江洪一直在培养董明珠“接班”
退休后格力就跟我没有任何联系
自2012年5月从格力退休之后,朱江洪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均对格力电器,以及接班人董明珠"闭口不谈"。
对此朱江洪的解释是,"这几年,格力跟我没有任何联系,我不评价现在的格力人和事"。媒体曾披露过一件事情,2012年就在朱江洪从格力退休后一个月,乘机抵京参加一项活动,由于格力无人安排接机,当年67岁的朱江洪自己拖着行李打车到会场。
朱江洪透露,退休之前出门坐飞机、高铁订票,有公司统一安排,现在这些事情都得自己干。不久前72岁的朱江洪自己坐城轨去广州参加一个会议,就遇到一个小难题。"在自动售票机上购票,像我这样有点文化的老人,也摸索半天。一些很少出门的老人,可能根本不懂操作。我就想,这个机器怎么不增加一个语音功能?"
董明珠是否请教退休后的朱江洪?
中国企业最缺工匠不要总空喊口号
从格力退休之后,朱江洪并没有退出家电行业,而是利用自身的经验和能力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家电建言献策。
朱江洪透露退休后有多份"义务工作":中国家电协会的技术顾问、中国暖通品牌联盟会长、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珠海校友会会长。并于2016年出版了第一本自传。
面对当前中国制造、中国家电正在进行的转型,朱江洪认为,当前众多企业和企业家最缺的就是工匠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就是缺少工匠精神,最终是产品不行,产品不行,最终是企业不行。
"企业是一步步地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现在,有的企业动不动就喊要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能不能做成第一,最终得靠实干,靠喊是喊不出来的。制造业不要盲目贪大,最重要的是你要不断做出好的产品、精品,怎么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朱江洪如是说。
现已推出全新的微盘操作平台——呵呵盘中宝,操作界面更加简便,操作方式更加灵活,关注每日行情走势,了解最新投资咨询,关注本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注册呵呵盘中宝,把握每日行情走势,本人作为一名专业的投资理财分析师,具有多年的操作心得与实战经验,不在这里一一阐述,详询加V信:zxzx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