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您正在訪問的是FX168財經網,本網站所提供的內容及信息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法律法規。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帖子

加息*,央妈是要闹哪样?

作者/毛小兰 2017-02-08 14:21 0 来源: FX168财经网人物频道

      春节后央行上调了常用借贷便利(SLF)利率,逆回购招标利率同步上扬;节前央行推出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并上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这彰显了央行推动去杠杆和防风险的决心,下一步市场流动性将可能趋紧。

     近年来,随着公开市场操作以及 SLF、MLF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不断创新组合与频繁使用,央行在调节市场短期性、缓和关键时点流动性紧张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


      从近期看,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利率的调整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普涨,从6个月、1年期、到28天、隔夜等各期限利率普遍上调;二是隔夜利率上调更多,央行对SLF隔夜利率上调35个BP,其余期限利率则上调10个基点;三是增加惩罚性措施,对于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不合格的地方金融机构,SLF操作利率上调100个BP。这符合当下货币市场的特点。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同时也明确“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


       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框架下,我们不难看出央行采取上述系列动作,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来推动金融领域去杠杆,彰显了央行坚决去杠杆和防风险的意图;二是自2016年12月份以来,信贷投放持续走高,上调货币市场操作利率有助于控制信贷增速、缓解后续通胀压力;三是美联储已开启加息周期,预计2017 年将加息三次,提前上调政策利率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

     节前,部分人士将TLF的推出等同于“降准”,这忽视了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即TLF具有一定资金成本,而降准释放的是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同样,近期有分析认为将货币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调是变相“加息”,也是一种误解。一般而言,“加息”指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带有较强的主动调控意图,信号意义强烈;而货币市场操作利率的上行,调整的是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目前中资银行向央行借款约为总负债的3[%],直接影响有限。而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行,更是主要由市场决定。


       那么,为什么央行调整的是货币市场操作工具的利率,而不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原因有:一是宏观经济尚不具备加息的基础。2016年我国经济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滞胀特征,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到6.7[%],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增速继续下滑)和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迷)难以支撑经济企稳回升。


       因此,目前我国经济还在底部,尚不具备全面加息的基础和条件。二是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对实体企业影响最大的还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会进一步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三是从信贷结构看,2016年新增信贷12.65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多增5.68万亿元,接近一半。若此时加息,则对房地产市场冲击过大。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货币政策应保持审慎和稳健。

      因此,此次货币市场操作利率上行,主要是为了向市场传递去杠杆和防风险的信号预期,给市场参与方预留缓冲时间和整改机会,在去杠杆的同时注重防范风险。相对来说,货币市场操作利率是更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目前全面加息的条件和基础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调整货币市场操作利率比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更为合适。


     当前,利率在调节资金供求和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应进一步健全利率传导机制,提升传导效率,加快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实现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可以预见的是,央行未来更倾向于采用转向更加灵活、刺激更加温和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和流动性,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的平衡。


       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下一步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一方面,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同业往来等资产端业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流动性的强弱,在市场流动性趋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规模占比将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受限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两个因素叠加,未来商业银行资产扩张速度将会趋缓。


       2017年,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后续货币政策走向对房地产信贷资产的影响。2016年新增信贷中约有一半规模投放到了房地产领域,后续货币政策收紧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较大的利空,商业银行要做好房地产领域信贷资产的风险防范。


       同时,商业银行要未雨绸缪,做好成本管控。随着央行上调货币市场操作利率,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在上升,而原来通过扩杠杆、期限错配进行的证券投资等资产收益在下滑,容易出现成本收益“倒挂”现象。因此,商业银行要做好成本的管控,防范资产信用风险。


文/毛小兰;外汇分析师,对白银、黄金、原油、外汇,股指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对于投资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已经接触但不理想的朋友,笔者-V信:maoxl8 -扣扣2695924312【长按可复制】,获取行情走势分析,操作指导策略



标签阅读: 黄金 市场热点 环球财经 美元 人民币

分享到:
举报财经168客户端下载

全部回复

0/140

投稿 您想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

更多人气分析师

  • 张亦巧

    人气2208文章4145粉丝45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张迎妤

    人气1904文章3305粉丝34

    个人专注于行情技术分析,消息面解读剖析,给予您第一时间方向...

  • 指导老师

    人气1864文章4423粉丝52

    暂无个人简介信息

  • 李冉晴

    人气2320文章3821粉丝34

    李冉晴,专业现贷实盘分析师。

  • 梁孟梵

    人气2184文章3177粉丝39

    qq:2294906466 了解群指导添加微信mfmacd

  • 王启蒙现货黄金

    人气320文章3497粉丝8

    本人做分析师以来,并专注于贵金属投资市场,尤其是在现货黄金...

  • 金泰铬J

    人气2328文章3925粉丝51

    投资问答解咨询金泰铬V/信tgtg67即可获取每日的实时资讯、行情...

  • 金算盘

    人气2696文章7761粉丝125

    高级分析师,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期货、证券市场多年,专注...

  • 金帝财神

    人气4760文章8329粉丝119

    本文由资深分析师金帝财神微信:934295330,指导黄金,白银,...

FX168财经

FX168财经学院

FX168财经

FX168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