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步兴起到庞大、用户基础的扎实与不断递增,这预示着一种新型*模式的开始,同时也警示着一个时代性的经营手段“实体店经营”走向暗淡。近些年,实体店利润有所降低,传统零售企业的“天花板”正在快速逼近,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年已关闭的品牌,运动品牌:2012年一年,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中国动向6大运动品牌关店数量已超过3000家,其中匹克和李宁仅在2012年关店数量就有上千家。将时间拉至2015年3月31日,短短3年时间,仅李宁一家就关闭了近3000家门店,再来看看零售行业:2013年,沃尔玛、乐购、人人乐等主要商超百货企业共计关店100余家,其中仅沃尔玛一家即关店14家
有人说是因为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也有人说是大环境不景气,还有人说是因为竞争太激烈。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对,但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两个字——落后,落后当然就要挨打。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在一个采访栏目中说过,“实体店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方怪不到他, 怪他也没用。即使马云不做,李云也会去做,即使李云不做,张三也会去做,你不能因为地主有钱你就要“杀”地主,就算你杀了地主他的钱也变不成你的,你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马云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是时代在变化,一成不变终归要被淘汰。
实际上,从电商的诞生至今,一直围绕着“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的争议性问题喋喋不休。支持线上渠道者表示“线上渠道更有价格优势”,而支持线下渠道者则表示“实体店的体验性更高”。不过,随着电商的强势兴起挤压了实体店利润空间,再加上线和运营成本的逐渐增高,实体店的日子愈发难过起来。
这事跟马云有一小部分关系,但是并不是重点,从自身看,长期以来零售业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方式、联营扣点的传统经营模式,使其沦为“物业开发商”“二房东”的角色。千店一面、经营雷同,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
从外部看,房租、人工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负担较重。线上企业发展速度迅猛,对实体企业形成较大冲击,经营成本高是实体零售近年来面临的突出问题。店铺租金近年来年均上涨幅度在20[%]以上,导致总成本上升10个百分点以上。占经营成本一半的人工成本也在年均上涨10[%]左右。
笔者看来实体店是不会消亡的,网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实体店,可是不会在根本上取代实体店,网上购物便宜,但实体店更有真实感,看得见摸得到,东西怎么样,一看就知道,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中质量,而不是网上低廉的价格,逛街也是女性的最爱。最重要的,网上的假货,差货,对网店的口碑也是一种打击,所以,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店,起码一些,奢侈品,贵重物品,高档服装还是会存在的!
笔者建议在工匠精神的今天,把产品做到极致,打造自己的品牌,或许是一条出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依然有超过8成的生意属于实体零售市场。这如同现在风靡的互联网外卖和智能出行平台一样,虽然在一线城市非常火爆,但是综合全国来看,还远远没有超过传统行业所占的比重,开店,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好到让自己满意。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同时也是CFA资格证金融特许分析师,多年市场实战操盘,对现货大宗商品等分析手段有深入研究、见解独到、准确率极高。若对投资(证券、股指期货、贵金属大宗商品)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笔者微信:LW50583376(长按复制),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