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焦点集中于本周三的美联储决议,而在决议前市场谨慎,且担忧美联储可能提及美元走强的影响。目前根据市场预期,美联储几乎100[%]会在本周开展10年来第二次加息,不过最终的结果需要等到北京时间12月15日03:00才能知道。市场预计本周的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
市场表示,美国近期陆续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符合美联储预期,市场对于特朗普新政期望甚高,只要不出重大意外,美联储12月份加息几乎没有异议。那么中国会加息吗?
中国加息与否引关注
中国央行面临的考验不仅仅是汇率预期的管理,防通胀、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维持金融稳定都是2017年的重中之重。
人民币贬值恰恰使得近期的通胀开始抬头,各界也因此开始议论中国加息的可能性,并认为加息似乎也是一种维稳人民币的手段,同时也能达到防通胀、抑制资产泡沫的目的。
统计局9日公布的11月份通胀数据显示,CPI从上个月的2.1[%]上涨到了2.3[%],PPI则从上个月的1.2[%]跳升至3.3[%]。九州证券全球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如果经济能够确认企稳(重点观察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而通胀已经趋势性上行,那么央行是不是应当考虑适度加息?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当美联储持续加息,中美利差持续收窄,这可能会给人民币带来压力,这时中国是否要跟随美联储抬高利率?但国内经济复苏又比较脆弱,这存在风险。
目前加息不合适
盛松成则表示:“目前加息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为何目前不适合加息?盛松成表示:“首先,中国经济刚刚企稳,尽管今年全年GDP 6.7[%]基本可以实现,但明年复苏势头尚不明晰,现在加息会传出紧缩信号。经济的稳定、实现可持续的复苏非常重要。”
第二,就外围因素来看,“美联储说了一年都没有加息,其实‘用嘴加息’的过程就是不断释放掉最终加息影响的过程,利大于弊。更重要的是,在美联储尚未行动、其明年加息进程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中国无需抢先行动。”
第三,中国货币市场已经开始收紧,十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上行,“为何还要通过加息来释放一个如此强烈的货币政策紧缩信号呢?”
盛松成同时表示:“如果经济复苏势头持续,的确可以考虑加息,例如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1.5[%],加息25个基点,就是1.75[%]。年底CPI突破2.5[%]、明年PPI突破5[%]也是有可能的。因此加息是有前提的——经济好转,通胀压力加大。”
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注重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经济数据消息,来对大宗商品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战,现货指导老师薇-兴:zyh870901(长按可以复制),获取更多策略布局和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