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时隔三年之后,中石油将再次联合地方国企成立页岩气合资公司——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消息称,这第二家“企地合资”公司将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初挂牌成立。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又一次选择和地方企业合资,不为其他,正是为了应对当下页岩气之困。
图片来源:中国石油
从2006年着手开发页岩气起至今,中石油的页岩气之路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虽然说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次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加速推进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
页岩气已不仅仅是为赚钱了
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成功激发了中国石油人对页岩气的渴望,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开采页岩气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发一笔横财,而是切实地和中石油的未来绑在了一起。
2016年的十月份,中国的石油日产量再度刷新了7年以来的新低,关于中国石油产量已触顶的看法越来越多。OPEC在最近刚发布的年度《能源展望》中毫不客气地预测中国的石油产量在未来会逐年下降。优质的储层产量下降,石油越来越难开采,这是中国石油生产商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解决中国石油产储量下降的问题,当下能想到的方法无非是往海外走建设“海外大庆”、往南海走开采深水石油、开发非常规油气(页岩气)。可以看出来,中国油气生产商的选择并不多,每一条路难度也都不小。要破解产量困局,在包括页岩气在内的任何一条路上都要不遗余力寻求突破。
从页岩气到页岩油,美国解决了困扰该国几十年的能源问题。对中国来说,页岩气亦可能是打开更多油气藏资源的一把钥匙。
进退两难的页岩气
四川页岩气的开发难度之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便是中石油这种大户,面对页岩气开采也有技术、资金上的问题。
2012年3月,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中国当时计划在2015年实现65亿方页岩气产量,并力争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方。但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为44.71亿方,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在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页岩气“十三五”规划当中,也将2020年的目标下调为“力争实现300亿方页岩气产量”。
缺技术、缺资金,尤其还受到低油价的打击。面对四川页岩气:进,意味着中石油将面临巨大风险;退,意味着前功尽弃、未来可能坐吃山空。中国页岩气的开发实乃在夹缝中求生。
从美国页岩气的发展经验来看,除了有政府扶持鼓励政策,还有一大波狂热逐利的小型油气生产商不断推动页岩热的发展。在美国流行着这么一种说法,“小型石油公司负责找油,大型石油公司负责采油”,因为在页岩革命爆发的关键节点上,不管是在技术还是资本这两个关键因素上,小型石油公司才是主力,而不是诸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这样相对保守的大公司。在中国,三家石油公司控制了绝大部分油气资源,相对美国的页岩产业发展来说,中石油、中石化面对页岩气孤军作战,页岩产业的发展缺乏竞争推动力,需要寻求其他手段推动页岩气开采。
中石油同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来自地方的阻碍,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分摊风险和资金压力。从中石油由绝对控股公司转变为相对控股公司这一变化看,页岩气开发还面临巨大困难和风险。不断开展各种合作,调整合作策略,可看出,为推动页岩气的开发,中石油花费了不少力气。
笔者经常专注研究国际形势以及各国之间的动态,对原油,白银,铜等大宗商品现货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被套单、锁单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重视本人的文章。
添加薇信:HH77972546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