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石化另辟蹊径,开始着力打造自己的“地热生意”。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
11月11日,2016能源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子宗就公司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做主旨发言。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地热开发将打造“20座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同时,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地热供暖/制冷是需要打井的。那么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的钻井工作量是相当庞大的。并且地热井深度大约在2000米左右,从打井数量和钻井周期两个角度考虑,这对目前处于萧条状态的钻井业务来说无异是一个翻身的好机会。
中国石化领跑全国常规地热开发。中国石化已成为国内最大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实践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把发展地热产业提升到战略层面来规划和推进,形成了多井集输、梯级换热、综合利用、尾水净化和采灌结合等地热资源开发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暖CDM方法学,实现了地热产业的快速发展。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地热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战略布局上,不仅仅是中石化,国际石油巨头公司也越来越多的把气候变化融合到业务决策中。壳牌、BP、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巨头也正积极调整业务发展战略,重新谋划新能源布局。
壳牌 大幅提高新能源技术研发经费
今年,壳牌成立独立分公司NewEnergies来投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电力。根据内部公告,新公司将合并壳牌现有的氢气、生物燃料和电气业务,并且准备进军风电领域。据悉,壳牌今年将新能源与天然气业务整合,开始全面布局投资新能源领域,包括清洁燃料、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
据Wetselaar透露,新能源相关技术研发现在已经占到壳牌年度研发预算的五分之一,新能源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型业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壳牌在新能源领域累计总资本投入17亿美元。
在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领域,壳牌与各个国家、公司广泛合作,建立合资企业,风电场,钻研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
道达尔 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
作为全球四大石油化工之一的道达尔集团 ,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颇多。尽管由于受到低油价的影响,计划支出额度一再削减,道达尔仍然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每年投资5亿美元,并计划到2035年将其新能源市场份额增加到15[%]~20[%]。
从生物燃料领域来看,道达尔是欧洲领先的生物燃料生产商,生物燃料开发始于1992年,道达尔公司发展了两大类第一代生物燃料:由乙醇生产的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植物油甲酯(VOME)。为符合欧盟设定的目标,道达尔目前正在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
而在储能电池和太阳能领域,道达尔更是斥资收购行业顶尖公司,给道达尔的新能源战略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BP 今年底扩展美国风电业务
英国石油公司(BP)是世界上最大的垂直整合纵向一体化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
可以说,BP是众多国际石油巨头涉入新能源领域最深、最广的公司之一,但由于国际油价自2009年初至2014年6月期间不断攀升, BP削减了风电业务投资规模,并于2011年底宣布全面退出太阳能领域。将生物燃料作为公司未来在新能源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BP正在考虑五年来首次作出新能源投资,准备在今年底其在扩展美国风电业务。据《金融时报》介绍,风电是BP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业务之一,且在2013年之前一直迅速扩张。目前,BP在美国七个州经营了14个风电场,产能为2.2千兆瓦。
知名财经特约撰稿人,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注重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经济数据消息, 对大宗商品有着深入研究与实战操作经验,如果你在现货投资路上遇到了困扰,找不到方向长期处在亏损中,不妨可以和瑜亮升金薇信(ylsj211)聊聊,成功不是靠运气,选择大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