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德国产品可说是情有独钟,不过现在那些你喜欢的德国品牌,可能马上就要成为“国货”了。德国联邦并购协会总经理马德库里格透露一组最新数据:截至现在德国累计已有多达200余家企业被中国收购。
德国能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并购市场,主要是因为2011年后德国经济陷入低迷,许多德国企业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这给了中国企业收购的绝好机会。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共有总共1805家德国企业申请破产保护。
以前中国企业对德国感兴趣的主要是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现在电子行业和注塑业也成为了“香饽饽”。
很多德国人对中国企业的收购行为表示担忧。就在上周,德国媒体透露,德国经济部要求保护本国高科技企业避免被收购,特别是那些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有或部分国有买家的收购。
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越来越娴熟的谈判能力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更具吸引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球(尤其欧洲)有近一半的并购都出自中国企业。
不仅是德国,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已再次开启全球“扫货”模式。外媒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并购规模已升至2070亿美元。
今年已宣布的大型收购,包括中国国家化学公司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海外收购;此外还有今年6月,腾讯控股[0.78[%]]宣布86亿美元收购芬兰视频游戏制造商Supercell;上周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宣布27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公司Genworth Financial。
虽然中国企业的并购技术更加娴熟,但并非所有海外企业都“买账”。比如今年4月,安邦集团不得不中止140亿美元竞购喜达屋酒店。王健林在美国好莱坞的一系列收购计划,也在近期引起了共和党议员不满。
虽然有这些不确定性,中国日益增长的谈判技巧和对国际市场的兴趣,无疑会催生更多并购交易。中国政府也鼓励本土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海外先进技术,帮助自身从低端制造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中国‘走出去’的势头无人能阻,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会不高兴,但最终还是会选择合作。
笔者经常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消息面,对现货美原油/天然气/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研究。一个选择,一份信任,一生收获。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强。与其花长时间怀疑,不如花短时间求证。人生可以有过错,但不能有错过。选择大于努力,跟对一单只能获利一单,跟对一人方能获利一生。如果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理财投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对现货投资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可添加分析师官方唯一指导薇-信(ID::panandianjin)。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