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证券市场一直是资本追逐的乐土,在资本逐利的游戏中,能有效把握价格变动方向的投资者将获得丰厚回报,反之则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投资者在交易市场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在集中式交易市场,可以得到两个准确信息:价格、交易量;在非集中式交易市场,只能得到一个准确信息:价格。技术分析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已知信息来推测价格变动方向,由此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比如经典指标:MACD、KDJ、MA等都是其中的典型。这些技术大部分都建立在“以价格预测价格”的基础之上,但价格变动方向真是可持续的吗?
若价格变动方向真的可持续,那一切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价格有涨有跌,价格的变动方向也随涨跌节奏的变换而逆转,价格变动方向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逆转呢?这就引出了如下问题:价格变动的根源是什么?
下面我们将研究方向指向:价格变动的根源,通过找出导致价格变动的根源,来尝试解开价格持续变动的密码。
1. 市场主体
首先我们将研究主体从价格回归到真正的市场主体:投资者。市场价格变动是投资者“投资行为集合”的价格体现,也就是说“投资者的行为集合”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变动。投资者的行为集合是可持续的,则价格变动就是可持续的;投资者的行为集合是不连续的,则价格变动就是不连续的。
根据获取盈利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投资者分为三类:
1. 通过做多来实现盈利;
2. 通过做空来实现盈利;
3. 正在观望;
这三类投资者中的任何一类都随时可以转化为另外两类,市场价格波动就是这三类行为主体之间博弈结果的体现。当通过做多来盈利的投资者占主导时,市场表现为价格上涨;当通过做空来盈利的投资者处于主导时,市场表现为价格下跌;当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时,市场就表现为震荡或横盘。
我们将“投资者行为集合”在当时的显性表现称之为: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作用于市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 “市场价格变化”。若市场行为具备可持续性,则市场价格变动就具备可持续性。市场行为是具备可持续性的吗?市场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
若以行为发生的开始时点作为起点,投资人的行为是一定具备持续性的,只是持续期的长短有所不同。怎样证明持续性的存在呢?生活经验、投资经验都可以说明持续性是存在的。
比如:一个投资者刚买入5手多单,他会在买入的同时就平掉吗?不论他买入的动机是什么,他或多或少都会持有一定时间。
比如,一个人开始去做一件事,他会马上就停下吗?从开始做,到停下一定会持续一段时间,虽然时间可能会很短,但毫无疑问是会持续一定时间的。
由众多投资者组成的投资群体,其行为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毫无疑问,群体行为也是具备可持续性的,且群体行为的可持续性、规律性比个体更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就是这个方向。比如:一个人的就餐时间随机性就比较强;一个大家庭就餐时间就比一个人更有规律;一个村子则比一个家庭的规律性更强。
虽然行为具备可持续性,但此时的可持续性是针对行为的起点才具备的。行为持续的时效既不固定亦无法预知(行为发生的同时,环境也在变化,环境又会反作用于行为),所以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
1. 找到市场行为的起点
只有找到行为的起点,才能在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跟上行为的脚步,从而获取行为持续期的利润。
2. 找出可持续性更强的市场行为
行为的可持续性越强,行为结果的确定性也就越强,获取行为持续期内预期利润的可行性也就越强。
2. 寻找机会
我们继续就行为的可持续性进行探讨,行为在什么情况下才拥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呢?此时一定具备如下特征:
1. 客观环境非常有利于行为展开
2. 事务的发展方向与行为主导方的预期保持一致
投资者经常讲的“顺势而为”中的顺势指的就是上面第一条,但这真的就是顺势吗?顺势该怎样来定义?势真的可以识别吗?
行为是否朝预期发展,判定的依据是什么?事务背离预期方向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能回答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就能够有效解决顺势过程中所纠结的“势是否已经转向”的问题。
要利用“市场行为的可持续性”来实现稳健获利,我们就必须能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l 找出可持续性足够强的市场行为
l 在市场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介入
金融投资市场很多时候被形象的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将尝试站在战争的角度、以战争哲学为基础来对市场行为的可持续性展开讨论。
我国古代伟大的智者在《孙子兵法》中讲道:“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上文基本意思为:“我的军事思想您要是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形势,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
证券市场就是多空双方之间的一场战争,一场没有终点、无休止的战争,按孙子兵法的思想,在证券市场要寻找的有利时机就是:
l 找到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l 去伪存真,找到掌握主动权一方的进攻时机
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目标,尝试以行为分析的方式来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3. 力量的博弈
下面我们将研究目标锁定为:在证券市场战局之中寻找最有利的介入时机,并在第一时间跟上战役的脚步。我们先分解出典型的战争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
1. 打了胜仗
2. 打了败仗
3. 打退对方进攻(击溃)
4. 打退对方反击(击溃)
5. 主动撤退
6. 开始进攻
7. 进攻力量衰竭
8. 混战
9. 进攻结束,暂时休整
我们将战局按不同级别划分为:整体战局、局部战局、战役、先锋作战,四个级别,分别对应如下:
1. 整体战局,对应日线图
2. 局部战局,对应小时图
3. 战役,对应五分钟图
4. 先锋作战,对应一分钟图
注:根据交易产品的不同,对应的周期有所区别
3.1. 战役时机
战争中的“作战行动”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战斗一旦打响想要停止都很难,所以战争行为的可持续性相对比普通行为更有保障。
那剩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出有利的行为发起点,在第一时间开始介入。对于行为发起者(亦称:行为主导方),什么情况最有利于其保持行为的连续性呢?
百分百的主动权在战争中并不存在,双方对比优势越突出,优势一方的主动权也就越强。要寻找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实际上就是要寻找对比优势足够强的时机。
寻找对比优势突出的时机,那就要对优势进行量化,量化优势有两个方向:
l 找出己方优势最明显的情况
l 找出对方最弱势的情况
一方处于主导优势中、同时另一方又处于最弱势的情况时,必然是对比优势最为明显的时机。此时战局必然符合以下两种中的一种:
1. 进攻主导方击溃防守方的反击
a) 局部战局我方处于进攻状态
b) 局部战局对方的反击刚被击溃
c) 战役级别我方开始发动新一轮进攻
2. 局部战局相持后,一方进攻被另一方轻易击溃
a) 局部战局前面是平和的相持状态
b) 局部战局对方的进攻没有攻城略地,且被轻易击溃
c) 战役级别我方开始发动新一轮进攻
在此两种状况之下,对方在后续战局中的抗打击能力与其在上面b中的反击或进攻力量密切相关。b中对方的力量越虚弱(即:对方失败的越彻底),我方的相对优势也就越明显,战役发起后的可持续性也就越有保障。
3.2. 战局转折
在战局发生转折时若能及时跟进,无疑将带来超额收益,这也是投资者热衷于抄底摸顶的现实原因。我们不能靠猜测来寻找战局的转折时机,转折发生前在战场局势上一定会有所体现,战局转折的痕迹又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这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局部战局进攻方的能量已经衰竭
2. 战役级别前期处于相持状态,双方力量转化有利于防守方
3. 战役级别,进攻方的主动进攻被击溃
4. 战役级别防守方开始主动发动进攻
符合以上条件并不一定是战略转折,但战略转折基本都会符合这些条件。理解以上特性将帮助您及时、低风险的跟上战局转折的脚步,博取整场战争的超额利润。
战役级别双方力量转化有利于防守方,这是战局转折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局部战局进攻方能量衰竭,并不意味着战役级别进攻方不再占优势,若在战役级别进攻方力量趋于增强,那战局被逆转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正所谓此消彼长,因此只有在战役级别进攻方优势趋于减弱的情况下(或者是防守方优势趋于增强),战局才具备更大的逆转可能性。
注:战局转折也分不同级别,请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级别。
3.3. 战役的脚步
战役一旦打响,想要停下基本都不可能,所以其行为的持续性比普通群体更有保障。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持续时间更是无法提前预知,因此只有在战役开始时就果断进入才拥有更高的获利机会。
任何战役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局部战斗组成,吹响战役号角的一定是“先锋作战”。我们要选择跟上战役的脚步,而不是随先锋作战冲在最前面。先锋作战的随机性比战役要强的多,想象一下战争中的敢死队就明白为什么了。就一个原因:不去争当炮灰!
注:先锋作战也不总是炮灰,在具备绝对优势时先锋作战就是最好的入场时机。
3.4. 战局逆转
战役中双方军队犬牙交错、互有攻防都是正常现象,但怎样判定战役是否被逆转?判定标准又是什么呢?先看如下的一幅攻防图:
如上图所示,红绿双方代表两支对垒的军队,战斗的时间序列是自左向右,中间的三条线分别表示二者的前沿阵地、阵地中线。
红方进攻开始后,在绿方的防守压力之下撤退,随后绿方开始对红方进行追击。三条线中的那一条作为绿方追击行动的起始位置最为合理?答案是:原来的红方阵地,也就是3号线。
绿方追击部队与红方交手,在红方反击下后撤,撤退到什么标准可以认为绿方的追击优势被彻底逆转?答案是:当绿方被打回原来的防御阵地,也就是1号线。为何这样讲呢?因为1号线,是红方正式进攻所达到的极限,此时红方追击绿方已经超越先前的进攻极限,这难道不意味着绿方的追击优势有被彻底逆转的可能?
4. 先为不可胜
《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就是说:要先保持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在此前提下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相对于战场,在金融证券市场要保持不被战胜更容易做到,那就是:
l 等待有利时机,时机不到绝不开仓
l 时机到来时也必须设定止损,以确保本金安全
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等待战机;在投资市场,绝大多数时间也是在等待机会,时机不到贸然出手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相较于战争,金融证券市场中最有利的一点就是“可以设定止损”。每次投资都可以设定亏损底线,这样能够在意外发生或决策失误时确保本金,也就留住了未来盈利的机会。
5. 解放思想
综上所讲,依据行为的持续性来寻找有利投资时机,将能够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放飞投资利润。但市场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只有价格,怎样才能把价格还原成为市场行为呢?
把价格还原成市场行为、根据市场行为来找出持续性强的交易机会,这将是创造性的应用。怎样将价格还原成为行为,在此我们不赘述,《马尔科夫高胜算决策交易系统》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市场行为的还原。后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马尔科夫高胜算决策交易系统》找出合适的交易时机,而不是去研究怎样把价格还原成市场行为。
《马尔科夫高胜算决策交易系统》的详细用法请参看相关教程,下面是对系统功能的简要描述:
5.1. 顺势交易
顺势交易就是跟上掌握主动权一方进攻的脚步,主动权一方优势越是突出,那顺势性也就越强。要寻找顺势性足够强的机会,就是寻找掌握主动权一方优势足够突出的时机。
证券市场中,观望群体都是跟随行情发展而逐步介入的,也就是说观望群体的介入程度无法提前预知,所以也就无法判定出主动方的优势到底有多强。既然我们不能提前衡量出强者有多强,那就只能寻找弱者足够弱的时机来作为有效介入时机。
关于主动权一方的优势表述,在3.1中已经有具体描述,在交易中的表现就是:
1. 多方市场中,空方进攻刚失败,此时多方相对空方的优势也最明显,空方败的越彻底多方的对比优势也就越强。
2. 空方市场中,多方进攻刚失败,此时空方相对多方的优势也最明显,多方败的越彻底空方的对比优势也就越强。
以上情况是掌握主动权一方优势最突出的时机,此时跟上主动权一方的进攻步伐将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最佳投资时机。
跟上主动权一方进攻的步伐,这是必备的先决条件之一。优势再强,不进攻也不会有战果,所以必须等到主动权一方进攻时才能跟进。
5.2. 等败攻保
“等、败、攻、保”四个字是《马尔科夫高胜算决策交易系统》的灵魂,要用好系统就必须真正理解这四字真言。
l 等
等就是等待的意思,对应孙子兵法中的“待敌之可胜”。交易机会并不随时都有,多数时候都在等待有利的交易时机。
l 败
败是指对方失败,对方失败也就是对我方有利,而败是力量最弱的一种体现,反过来也就是胜利一方对比优势最强的时机。
l 攻
当主动权一方进攻开始时,要在第一时间跟上进攻的步伐;进攻没开始前绝不能随意行动,必须等待进攻开始。
l 保
保对应孙子兵法中的“先为不可胜”,任何时候都要保住革命本钱,而保住本钱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设定止损。
5.3. 力量的轨迹
证券市场是多空双方之间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每次较量都会在时间轴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有一部分是可以被识别的,更多的是无法识别的,就像历史长河中可以被识别的历史永远是少数一样。这些可以识别的痕迹,按时间序列在时间轴上组成了力量的变化轨迹。
通过对市场力量的轨迹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找出市场发展趋向性更为确定的投资机会,帮助投资者更好的把握投资时机。
力量的轨迹与3.2中战局转折是具备对应关系的。正确理解战局转折的基准规则,将能够帮助您在交易中更好的跟上市场主导方的脚步、降低市场噪音的干扰、有效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
5.4. 机会解读
5.2中对“等败攻保”的意义进行了解读,等、败、攻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最好的交易机会。在实践中的解读如下:
1. 耐心等待对比优势最强的市场机会
2. 判定对比优势最强的市场机会需要符合如下两个前提:
a) 小时级别一方刚吃败仗
b) 五分钟级别的战局转折:a中吃败仗的一方不是愈战愈强
3. 在五分钟上对方发动进攻的第一时间跟上进攻的脚步
注:根据交易产品、交易频度的不同,对应的周期有所区别
5.5. 败——转折的标志
交易机会就是在“战局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出现后,及时的跟上行情的脚步。并不是每一次战局转折都有标志性事件出现,但标志性事件出现后战局发生转折的概率是相当高的。这个标志性事件在系统上对应的就是“败”,“败”在图表上表现为如下特征:
1. 持续时间不长
是指有颜色的柱子数量不多(有颜色的柱子才代表作战行为),数量越多表示作战行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行为的强弱与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所以持续时间越短则其弱势越明显。
2. 空间上攻击力不强
行为的攻击力与柱子长度(有颜色的柱子)呈正相关关系,柱子越短则攻击力相对也就越弱。
3. 与周边相比感官上显得虚弱
“败”在军事上并不是一个二元结局,“败”的判定标准因人而异。“败”在图表上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进攻无力的虚弱,在视觉上看起来越是虚弱(与周边对比)则表示对战局失利的认可程度越高,同时也说明“败”的越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