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国际油价在一段时间的回暖之后,再度“节节败退”。进入8月,国际油价再度跌破每桶40美元关口。截至8月2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5美元,收于每桶39.51美元。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4美元,收于每桶41.80美元。面对这种情形,主要产油国仍在增加原油产量,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分析认为,这为国际原油市场能否在未来一年恢复供求平衡增添了不确定性。
【油价下跌,凸显供应过剩难题】
“油价再次进入熊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22[%],结束了6月初价格超过50美元/桶的反弹行情。两年来,一直困扰着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今再次凸显出来。伊拉克南部港口7月石油日均出口量增至320万桶,高于6月的317.5万桶。2015年,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中石油供应增长最快的国家。2016年,伊拉克石油出口仍在增长。调查显示,由于伊朗的石油产量增加,欧佩克7月的原油产出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在与本地石油设施护卫队签署付款协议后,利比亚的国有原油生产商正在努力恢复三大港口的原油出口。倘若这些港口供应原油的油田“入场”,该国原油产量可能会提高3倍。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石油储备已全部接近饱和,但产油国仍在期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短期内,石油市场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石油行业也要迎来它的‘新平庸’时代。”由于经济疲软和能源结构调整导致需求增长放缓,以及非常规开采和可再生能源带来供给增加,石油市场中长期仍趋向于供大于求。市场疲软供需失衡 国际石油价格再度承压走低。怡芳点金薇信:sfdj881111
【争夺市场,产油大国博弈加剧】
“面对其他国家的低价压力,一旦亚洲国家抛弃沙特而采用他国原油,那么沙特想要重新夺回这块市场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炼油厂的油品一旦变更,再想换回来就会比较困难。”石油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沙特在8月初骤然发力,开启了产油大国的新一轮博弈。
9月出口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每桶将下调1.30美元,为去年11月以来最大调降幅度。调整后的价格低于阿曼/迪拜基准报价1.10美元,降幅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1美元。
此次沙特阿美石油将发往亚洲的所有原油种类价格全线下调,其中折扣力度最大的是阿拉伯超轻质油,降幅达到每桶1.60美元。相比之下,发往美国的轻质和超轻质油价仅分别下调了0.2美元和0.4美元,中质和重质油价不变。由此也可以看出沙特对于亚洲市场的“特殊照顾”。分析认为,沙特阿美石油此次降价的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争夺亚洲客户。
亚洲市场是目前全球唯一处于原油需求增长中的地区,因此亚洲客户也是各大产油国争夺的对象。伊朗自今年1月油气出口解禁后开始加大对亚洲的原油出口,其原油产量比去年提升了近三成;伊拉克二季度靠重质原油价格打折首超沙特成为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俄罗斯也在亚洲市场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竞争,沙特颇为不安。
沙特在原油降价上先行一步会影响其他产油国的定价,随着美国等国石油产量的进一步削减,在未来20年,中东原油供应将占到全球需求增量的3/4,虽然尚不能说这是“价格战”的胜利,但是沙特在这场产油大国博弈中始终占据主动权。
【市场疲软,供需平衡尚需时日】
分析认为,低油价导致石油投资的削减,进而影响未来数年或十年后的供应,可能为下一次的油价飙升埋下伏笔。然而,目前石油价格处在长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油价拐点会在何时出现?分析人士对此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油价可能要一直在每桶45美元至50美元之间波动,这样的状态会维持到明年中期。可能要到2017年中期石油市场才能达到平衡。
由于当前美国石油钻井活动再趋活跃,同时此前令尼日利亚和加拿大原油供应量受冲击的意外风险事件也已经得到排除,原油供应量近期再创历史纪录。在此背景下,美元的走强不仅阻碍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将助推原油价格延续疲软态势。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持相反观点。在过去的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由于油价下跌,国际能源领域投资削减幅度超过40[%],投资下降会导致供求关系逆转,油价最终还会回暖。
油价下跌只是暂时的,未来油价实现反弹只是时间的问题,有望回归到每桶70美元左右。全球资本对原油产业投资当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下跌趋势,且石油需求不断改善,可能使原油市场在2017年前恢复至供求平衡状态。
笔者怡芳点金老师专注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财经动态以及现货投资市场,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怡芳微信:sfdj8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