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11:00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8月3日发表文章,首次公开提出“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引发了市场轩然大波——看来中国经济形势极度堪忧啊!但情况急转直下,当晚发改委更新了这篇名为《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的文章,删除了“降息降准”的提法。
话说,降息降准的决定权在央行手里,发改委这番态度180度大转弯是为了啥呢?而这已经是发改委第3次提起了,但是央行就是装作听不见,又是为了啥呢?
许多经济学家猜测说,可能是人家央行还没有考虑再次降息降准,所以发改委就急吼吼地删掉了这句话。毕竟使用什么金融工具那是央妈说了算的,发改委也仅此有建议权而已,而且发改委2015年底以及今年年中两次降息降准的建议都落空了。但是发改委却为何痴心不改呢?它也憋了一肚子苦水呢,且看中国经济运行的数据:
今年上半年,我国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6.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8[%],增速比1-5月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降低8.6个百分点。
而搞好经济运行发改委正是守土有责,这也就不难理解它几次三番地建议降息降准了。这篇文章也表示,投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个别投资总量较大的省份降幅扩大加剧,投资波动风险明显加大。我们知道,GDP的增长有“三驾马车”推动,分别为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外贸,为了防范经济硬着陆风险,自从2014年底以来央行开始大规模放水,一次又一次地对中国经济打“强心针”,可是又取得了什么效果呢?
没错!它吹起了A股泡泡!拔高了楼市价格!加剧了产能过剩!
从本质上来说,银行体系并不缺钱,这些“大水”也并未流入实体经济,挽救嗷嗷待哺的中小民营企业。关于这点央行发言人盛松成也承认,“现在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大量货币发行后,并未能迅速的拉动经济。”本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5个月以来首次跌破了50,进入了收缩区间。
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GDP增长已经是OUT了,这是旧模式。现在改革正是要改掉旧模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一味地依靠增加货币供应来提振经济无疑于饮鸩止渴,也延缓了市场出清的时间。
抓住经济露点,把握财富契机,妍妍说财经,一起说说投资那点事,微信:wcwyou168,欢迎咨询
最近一次降准发生在今年3月份,央行或许也是意识到了流动性陷阱,最近只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对于国家发改委的3次降息降准喊话,假装耳朵没有听见。因为在央行的心里,通胀永远是它最大的敌人,虽然当前无论是从CPI还是PPI,都还处于通缩状态。
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举步维艰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昨晚出去散步围着产业园区走了一圈,灯火通明的车间是大央企的,估计投资至少在300亿。而有些民营企业只有少数几个车间还亮着灯在生产。在夹缝中苦苦支撑的民营企业不仅要面对产品红海市场的厮杀,还要面对银行惜贷下流动资金匮乏的困境,所以大水漫灌并不适合它们,它们需要的是精准的滴灌。如此实体经济才有希望!
去年“国家牛市”已经消灭了中产阶级,导致过年时鞭炮都不如以前好卖了,现在如果央行再贸然大规模放水,估计可以再造一个房地产牛市!但是钱依然不会进入实体经济,民间投资还将断崖式下跌,这样的恶循环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只有坏处,还可能造成大批蓝领工人失业。而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没有不赚钱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做单!是否赚钱在于买涨买跌时机的把握,赚钱靠机会,投资靠智慧,理财靠专业。信息来源[妍妍析金],联系weixin号:wcwyou168(长按可复制)每日财经动向导读,欢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