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盛财经(原油沥青贵金属大宗商品指导老师)/微信gscj0110
导语:去问任何一个美国人,美国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东西是什么,然后,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家具、玩具、衣服、鞋子、家用电器以及类似的与消费相关的产品。这样的答案并不令人吃惊,因为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东西在美国的购物广场里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常。美国从中国大量进口产品的事实是理所应当的。美国从中国大陆的进口额从1980年的1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超过3200亿美元。
2007年也是金融危机的前一年,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出口额从38亿美元上升到630亿美元。双边贸易量的激增是中美两国拓展商业联系最为明显的表现。然而,贸易却并不是两个国家最大的或者说最重要的黏合剂,资本才是。
一个不为美国人,甚至包括许多华府立法者所知的事实是,美国从中国输入最多的东西既不是芭比娃娃,也不是苹果iPods播放器,而是中国的储蓄或现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陆已经变成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美国最主要的贷款提供者。
2001年之前,从中国流向美国的资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然而2001年后,中国大量的资本就如洪水一般涌入美国。
在整个90年代,中国每年流向美国的资本平均下来还不到70亿美元,在2001年也不过达到了当时的顶峰——500亿——而已。此后,随着中国储蓄量的增长,中国政府通过购买美元,或(对美国)贬值人民币的方式力图保持对美国出口的竞争优势。通过这样的努力,中国的国际储备量在2007年达到了1.2万亿 美元,在一年以后又达到了令人瞠目的2万亿美元的顶点。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的储备量超过了日本,也在亚洲重新布局了一个新的金融序列。这也将对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美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即要求美国履行相应的义务。2007年以前,日本是世界上持有美国债券最多的国家,2007年末持有5810亿美元美国债券,相对而言,中国总共只持有4780亿美元的美国债券。然而,到2008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却达到了近7270亿美元之巨。
在2008年,资本从中国流入美国,或言之,中国的资本被换成了美国的债券。这些资产包括国库券、政府代理债券、公司债券和美国股票在内,总量达到了1300亿的顶峰。这一数额接近整个90年代期间中国累计流入美国资本总量的两倍水平。更为甚者,这一数字还轻易地淹没了同一时间从中国流入美国的其他东西,这些东西包括:电信设备(500亿)、办公机器(490亿)、服装和纺织品(290亿)、电子机械产品(250亿)和家具(180亿)。
笔者发现,在同一年,中国流入美国的资本量占美国总资本流入量的三分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只要美国金融对一个国家依赖性 的增强,这个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就会总是在酸涩和甜蜜之间摇摆不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究竟会向何种方向演化,这不仅影响着中国和美国,实际上也影响着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地区。无论你喜欢与否,许多华府人士是不喜欢中国的。但是,中国已经变成了给美国甜头的阔佬。
这两个国家从没有把它们的金融之臀连接在一起,因为太平洋对岸的两个国家之间是有瓜葛的。当美国努力在对待一些诸如伊朗、朝鲜和非洲等热点地区问题上,试图把中国拉入美国的战略或策略目标体系时,这种(负债关系的)安排弱化了美国的手腕。
美国不断增长的金融依赖性也有损于其(超越贸易和投资的情况下)谈判时的影响力。自美国不再是那根绝对强权的棒子的拥有者开始,它就不得不逐渐对中国说软话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因此,尽管美国不断地提出要求,中国还是缓慢地对人民币升值。尽管中国政府确实也在对来自全球的压力(要求中国在2010年6月前提供一个更为弹性的汇率制度)做出让步,然而,中国仍然不会在短时间内让人民币变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本人对现货原油、天然气、铜、白银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你在投资市场找不到方向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找本人聊聊。投资市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巴菲特,但是你也要做最棒的自己,高盛个人微信:gscj0110(长按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