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执行副总裁、债券基金经理VanHosington的CPO合伙人、40亿美元对冲基金经理利昂.库布曼的特别顾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大的个体交易商之一查里.迪弗朗西斯卡的前合伙人,曾任包括索罗斯、摩根财团、花旗银行、GoldmanSachs、IBM和UnionCarbide等在内的大金融机构的顾问。
汤姆.迪马克对于技术指标的背离有着创新认识,有一定证券分析基础的读者都知道,指标的超买超卖情况是技术研判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汤姆.迪马克则认为关键不在于是否超买或超卖,而是在于指标在超买超卖期运行的时间。为准确度量股票买卖压力情况,更提出了TDDeMarkerⅡ指标的创建方法。
将所有的价格运动都与确定的供给和需求水平联系起来。分子的值由两个买压度量标准组成。在8根K线图中,将当日最高点减去前一日收盘价的差值加到当日收盘价减去当日最低价的差值上。如果当日最高点低于前一日收盘价,则该买压部分就赋予0值;
分母由8日分子值加上各自卖压值组成。卖压由两个度量标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前一日收盘价减去当日最低点的差值,如果为负值,该卖压部分就赋予0值;第二个部分是当日最高价减去当日收盘价的差值,将两个部分相加,然后将所得值加上分子的值就得到分母。
TDDeMarkerⅡ指标,以买压、卖压的视角来评估证券价格运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依据其在超买区运行6天以上构建TD价格区间交易系统。(超买区指TDDeMarkerⅡ指标值在60以上)其公式源代码如下:
tj1:=high>ref(close,1);tj2:=ref(close,1)>low;
iftj1then
fz:=high-ref(close,1)+(close-low);
elsefz:=close-low;
fm:=ref(close,1)-low+(high-close);
elsefm:=high-close;
td8:sum(fz,8)/sum(fm+fz,8)*100,linethick3;
这是一个系列指标。跟踪使用快三年了,多少有一点体会:
第一。对钝化时段的认识一定要辩证。这是这个指标的的灵魂所在。作者企图解决的就是行情越级如何在图示上体现出来。他用了一个量限。自己感觉还是不到位。心里老是没底。感觉主要还是结合盘口在钝化期间的动能,尤其是配合量特征来感受。只有整体气氛在。量的过分,才能确认连续钝化的越级性质。否则还是看震荡的现对顶部表述。
第二。对市场的综合描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何用语言来形容海浪一样笨拙。使用任何单一的指标也不会将这种困难降到理想程度。整体的盘感对交易者至关重要。